第259章(1 / 1)

一阵子后,来到贾母院落,进了垂花门,经穿堂、厅堂,再由西侧的的抄手游廊直接来到正房堂屋前,几名丫鬟一面向内传话,一面打起竹帘子来。

贾玮当先进去;琥珀和袭人紧随而入,麝月走在最后面,稍稍有些拘谨,她不像袭人,袭人本来就是老太太屋里的,眼下份例上还是在这边,因此相当自如,而她到老太太屋里的次数都有限得很。

一进屋子,贾母正歪在正面的榻上,俩个丫鬟在旁边服侍,一个捶腿,一个打着扇子,两边坐着好些人,王夫人、邢夫人、尤氏、薛姨妈、李纨、薛宝钗、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还有一位老妇人坐在矮凳上,认得是府里的老人家赖嬷嬷,她俩个儿子赖大和赖升分别是宁、荣两府的外宅大总管,她长孙赖尚荣很早就蒙贾母恩典,脱了奴籍,也是奴婢成群的少爷派头。

赖嬷嬷一家在贾府非常体面,例如眼下赖嬷嬷在贾母面前可以告罪坐下,就是绝大多数下人没有的待遇。

见到人来得这么齐,贾玮摸摸鼻子,知道老太太是真高兴了,要在众人面前夸耀他,忙快步走到榻前,“老祖宗安”

贾母笑着坐起身,指了指贾玮道,“听说昨儿你参加诗会,竟得了榜眼,国子监要宴请你,还有一个叫唐小青的京城头牌清倌人也给你下了请帖,可是真的”

“禀老祖宗,是有这两件事儿”贾玮一面说着,一面望向软榻后面的鸳鸯。

俩人视线相遇,鸳鸯秀眉弯起,小嘴也弯起了弧线,贾玮佯瞪了她一眼,收回视线。

“来,我的乖孙,到这儿坐着,跟我好生讲讲。”贾母招着手,让贾玮坐到榻上来。

贾玮自是从命,不过贾母口中的乖孙,还是让他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在榻上坐好,他便昨日童山诗会的事和今日两张请帖的事,都向贾母仔细说了一遍。

“好,好,咱们诗礼簪缨之家,正该有这种盛事,童山诗会榜眼,很不简单呢,上回林侯爷家的小公子只在十名内,他家的那些个长辈便逢人就讲,现在咱们家出了你这个榜眼,老身往后有得向世交家的那些人夸嘴了。”贾母听罢,脸上的神色更欣喜了几分,拉着贾玮的手,笑眯眯地道。

“”

贾玮偷眼瞧瞧众姐妹们,见她们一个个都笑吟吟的,显然觉得老太太这番话有趣,不由有些窘迫。

但不管怎样,只要老太太高兴就行。

老太太也不容易,宠溺宝玉多年,无奈宝玉并未给她争气,因此,没少受人诟病,包括一些世交家在内,如今总算看到自己有出息,拿来夸夸嘴,又算得什么。

“宝玉啊,听说诗会上,你有首诗写得极好,念给我听听。”贾母紧接着说道。

“好的”贾玮点点头,便将锦瑟吟诵出来。

他知道贾母让他念诗,可不是单单只为了听着高兴,贾母的才情很高,而且她少女之时,金陵四大家族都处在最鼎盛的时期,各方面的熏陶和见识,皆非如今的薛林等众姐妹可比,因此,在很多方面,包括诗词文章的鉴赏,她是要高出她们的。

一曲锦瑟念罢,贾母沉吟片刻,“此诗确实极好对仗工整,文辞惊艳,意境优美,情意真切内容模糊是模糊了些,反倒有许多想象的地步”说着,她畅笑起来,“我的乖孙,你赋了此诗,也难怪那个唐小青的清倌人会下帖子请你泛舟烟湖”

“谢老祖宗夸奖。”

贾玮避重就轻地回答,略过唐小青之事,主要是觉得没好意思,毕竟一屋子的人听着。

“你那两张请帖呢,有没带来”贾母兴致很高,想亲眼看看帖子。

“没有”贾玮说着,起身招麝月过来,“姐姐,你回去取来给老祖宗瞧瞧。”

麝月答应着,向老祖宗福了福,便出去了。

大约一柱香工夫,麝月重新返回,一头汗水的,留海上的秀发好些都沾在额上了,显然路上是紧赶慢赶的,她到榻前又行了一礼,将两张请帖交给贾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