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玮不禁吃惊,虽早知唐小青色艺双绝,但想不到她居然还会谱曲,短短两日内,便为锦瑟谱了琴韵,瞧她话中虽是自谦,却透着自信,这琴曲应该不会差到哪儿去,倒真的很想听听。
唐小青笑笑,不再说话,拉了拉宽大的衣袖,露出两截雪白皓腕,拨动琴弦,开始弹奏,夜色静美,月光从篷窗外透入,湖面水气氤氲,铮铮几声响,随后清幽的琴声如水一样漫出,融入其中,片刻后,在令人毫不觉察的间隙,唐小青婉转的歌喉也和着琴声响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贾玮屏息静气地坐着,音乐方面,他一知半解,这种古乐,更是不甚了然,但这时听来,却也觉得此曲甚美,清幽动人,令人沉浸,唐小青高妙的歌喉,也为这琴音增色三分。
s:祝大家节日快乐,合家安康
第一百四十九章 烟波轻拍英雄梦4
一曲既终,余韵不绝。
铮铮琴声似乎犹在耳畔,贾玮沉浸片刻,视线望向唐小青,轻轻抚掌,“真是好琴韵,好歌喉连我这等不通音律之人,也听得入迷。”
“公子谬赞。”唐小青眸光清亮,伸手掠了掠滑到前面的乌发。
她乌发披散着,本来是梳了一个简单发式,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这种毫不妆饰的自然随意,虽说在汉代乃至汉代之前,随意披发极为常见,但在这时代,却是少之又少,受世风道德影响,女子妆扮,趋于所谓的端庄,披发的娇媚慵懒,只适合在闺房之中了,却是不宜见客,但唐小青青楼出身,没有太多礼法约束,又是风华绝代的名妓,从心所欲惯了的,只想着只有这样的披发,配上襦裙正好披发、襦裙、木屐、古琴、跪坐,这些明显带有古风的一切,看似随意却是精心准备,便是为了不俗,为了与锦瑟相谐。
十六岁的她,正值碧玉年华,但在这样的艳名下,自是已阅遍繁华,很多东西皆已看淡,说起来,真正喜欢的只有音乐与诗词,虽说这是清倌人必备的才艺,用来娱人,但她自已确实是喜欢的,童山诗会结束,锦瑟出炉,她拿到传抄来的这首诗作,惊艳不已,觉得这趟京城之行,倒真是值得了,不仅刚一出炉便可一睹,还能下帖邀约此诗的作者,以她对此诗的喜爱,以及对作者才华的倾慕,耗费心力,准备这样一出别出心裁的见面,对她这种心性独特的女子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姑娘太谦了对了,姑娘为锦瑟谱曲,还未谢过呢”贾玮视线划过她掠发的动作,随即移开,微笑说道。
“能为锦瑟谱曲,亦是小青的荣幸我原本是要谱琵琶或竖笛的,但想了想,此诗既以锦瑟为题,里头又当真提到瑟这种乐器,倒不宜用琵琶和竖笛演奏了琴瑟琴瑟,琴与瑟倒是一回事,不过我对瑟不大精通,因此就谱了琴韵,也算是将就”
她这样说着,忽然想到“琴瑟相偕”这样的字眼,面前是清俊的公子,又是锦瑟的作者,谈到这些,难免有模糊的联系,总之有些失言,不觉脸儿一红,顿住话语。
贾玮见到她这副样子,略想了想,也能猜出几分,觉得好笑之余,忙主动将话题岔开了。
聊了阵烟湖的景致,俩人彼此聊到了童山诗会和秦淮夜吟,渐渐又聊到了锦瑟这首诗作本身,毕竟是唐小青兴趣所在,这其中所引发的话题倒是不少,但基本也都在大观园姐妹们问过的范围内,贾玮自然也一一耐心做了回答。
如此聊了一阵,气氛融洽,双方初次见面的矜持和客套都放下了一些,贾玮记起垂钓的事来,便提议唐小青一同到甲板上钓鱼,“在自家的园子内,我常常垂钓,好几个姐妹、以及丫鬟们也都喜欢那里是一片沙洲,钓鱼时特别热闹,准备了各种吃食、包括烧烤刚钓上来的鱼,现煮现吃,鲜美得很我上船时带了钓具,放在舱外,姑娘若有兴趣,不妨同我一道垂钓,我家园子的那些姐妹,钓鱼的本事,都是我教的”
贾玮原本要提到自家养的十番上的女孩及戏班子中的芳官那些女孩儿,在钓鱼集会上吹笛唱戏的事,但顾念到唐小青的身份,怕她多想,便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