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1 / 2)

说起来,随着锦瑟席卷京城,自然而然的,贾玮这个作者也迅速为人所熟知,一些事情陆续被知情者透露出来,是以俞显成一见名帖上的贾玮贾慎之落款,便已了然。

身为一府学官,虽官阶不高,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并且双方只是初见,因此俞显成稍稍矜持,并未主动询问贾玮来意,先是盛赞了几句,“贾公子才华出众,一曲锦瑟,京师纸贵,本官也是慕名已久”随后语气一转,拿出官场上务虚应酬的本事,“今年童山诗会,本官也荣幸受邀,只是俗务缠身,未得其便,因此倒是错过,否则在童山诗会上,便与贾公子相识了贾公子此来,本官总算见到真人,不复有憾午间本官便设宴招待,你我须得一醉方休,贾公子莫要推辞”

“俞教授谬赞,在下实不敢当午宴更是不敢愧领不过在下此番前来,倒是有件琐事相烦,还望俞教授赐教。”含笑听了一阵,趁着俞显成低头喝茶的工夫,贾玮拱拱手说道。

“不必客气贾公子有事,但请说来”俞显成呵呵一笑,放下茶盏。

这个贾公子,看来是前来求他办事的八月份顺天府便要府试,莫非对方想为某位学子走走门路,恩,大有可能。

只是彼此素无交情,对方虽是勋戚子弟,门庭高贵,但他身为朝廷学官,也未必要卖对方这个人情,不过,若是对方识

=分节阅读 89=

相知趣,送上好处,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俞教授,是这样在下想在城中办几所义学,听说要在府学衙门报备,因此便前来拜会,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贾玮自是猜不到俞显成想些什么,只是微笑道来。

这番话听在俞显成耳中,令他陡然愣了愣,知道自己想岔了,但随即错愕地追问道,“办义学贾公子要办义学”

锦瑟的流传,导致贾玮的事迹满天飞,据他所知,这个贾公子,当时可是借着道试训导堂赚了不少银两,如今却又办起了义学,实是难以理解。

“正是。”贾玮双手比划了一下,“东西南北四城,各办几所”

当时他办道试训导堂,并不曾到府学官衙报备,等于钻了个空子。在这之前,各种应试类的临时训导不是没有,但一般是一对一或是数人之间的训导,压根无需到官衙报备,官衙也没这方面的规定,等到他道试训导堂出来,尽管规模庞大,依然无需到官衙报备,让他省下不少银两。

眼下办义学,大不相同,虽说他兴办的义学中包含了向成人授学,有其新鲜成份,但性质还是义学,凡义学皆要向官衙报备,既是有这个规定,他自当遵从。

除此之外,兴办义学是慈善之举,报备后不但无需交纳各种银两,还能得到官衙的支持和认可,倒是何乐而不为

“呵呵,贾公子有意兴办义学,此乃好事啊”俞显成此刻完全反应过来,笑容满面地说道。

他如此表现,演戏的成份远过于真诚,身为学官,出政绩之处主要在于本府出了多少秀才、多少举人、乃至多少进士,民间兴办义学,虽勉强称得上政绩,终究可有可无,不过是向上头评述时写上几笔,好看些而已。他也算多年官僚,自是对此兴趣缺缺,但在学官的位置上,却不能不如此热情表态。

“还需俞教授支持才是”

“如此善举,本官自是支持”俞显成说着,忽地想起一事,话题一转,向贾玮求证道,“听说前两日,贾公子到府衙那边报备办报一事,是真是假”

“确有此事,报名为燕京晨报。”

贾玮淡然回应道,正谈着义学之事,俞显成却突然问到报业之事,显然心思并不在义学上面,令他有些不喜。

“贾公子不凡,又是办学,又是办报不知这燕京晨报跟坊间摘录邸报的报纸是一回事么”

“可能有些区别吧。”贾玮简短回答一句,便重新将话题拉回义学上头,“俞教授,这义学的事”

“哦,义学之事,本官会让王书吏出面办理,此人经手过不少义学报备事宜,公务谙熟,一切问题,贾公子问他便是。”俞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