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她同少爷重逢,生活的轨迹已完全改变,许多复杂的情绪,确实很难去表达,因此虽只有一句,但其实许多想说而又没说的话也都在这里头了。
贾玮同茗烟等长随陆陆续续登车,风灯暖黄的光晕轻晃着,马车一辆接一辆地缓缓驶动,茜雪倚在巷口,看着马车渐然驶远,消失在长街的另一端
一番紧张筹备,六月月底的时候,贾玮的十二所树人堂义学终于正式开学。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学,整个京城也没多少所,像族学家塾之类的,在官衙报备中虽也称为义学,但首先是要满足家族需要,其次才收些外头的贫寒学子,说起来,有些族学家塾甚至满足不了整个家族的需要,自己家族内的不少孩童都无学可上,更不用说招收外头的了。
贾玮的树人堂却非如此,位于各个城区的义学向整个城区开放,依报名时间的先后招收学子,每所义学招收百名,不收任何学费,并免费提供纸笔等文具。
树人堂授学分三个时段,上午、下午、晚上,上午、下午各两个时辰,晚上一个半时辰。学子也分为三批,上午、下午为孩童,各三十五人,晚上为成人,三十人。
授课先生每所为俩人,分日间和夜间,日间授课先生向上下午两批孩童授学,夜间授课先生向成人授学
=分节阅读 94=
。
薪酬方面,日间授课先生月薪三两,夜间授课先生月薪二两。
当日贾玮在东城宅邸中,将茗烟等一干长随召集起来,共有茗烟、锄药、扫红、墨雨、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双瑞、双寿,共有十人,其中扫红和扫花、双瑞和双寿各是一对兄弟。
这十个人都是贾玮的小厮兼长随,自幼一起长大,凡出了二门,是必跟着的,其实都算是心腹下人,当然,茗烟是心腹中的心腹。
本来长随中还有几个成年健仆,如李贵、等人,不过眼下都各自分派了其他差事,不再充任长随,而茗烟这些小厮都已长大,皆是半大小伙子,从十四岁到十六岁都有,更适合当长随使唤。
第三进宅院的堂屋内,茗烟等人席地而坐,贾玮则站在前头讲话。
“从今夜起,你们都必须去义学上课,我事先已替你们全部报了名,报的是夜间的成人启蒙课,你们年纪也不小了,不必混在日间的孩童启蒙课上识字,算数,很有好处,你们基本都是睁眼瞎,不学不行,就连袭人、麝月她们这些女孩都识得些字,你们跟在我身边做事,更得学了李贵李管家,我也替他报了名了,他在这边吉祥坊义学中,你们则是在咱们西门那边的义学中,总之,都得学,不学何以做事啊”
“我告诉你们,学就得好生学,谁也别想敷衍了事我这里撂下话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考核你们,达不到要求,不但罚钱,还得挨鞭子我不是开玩笑,一切当真,你们这起人的脾性我晓得,懒散惯了的,对你们不拿出些手段,决计不行”
听着贾玮的长篇大论,茗烟等人个个脸皱成包子。
对于就读义学之事,他们事先一无所知,此刻听说,抵触得很,读书识字累得慌,哪比得上他们眼下自由自在的惬意
少爷自幼读书,痛苦不堪,常常被老爷暴揍,他们皆看在眼里,如今少爷自己弃学经商,反而让他们读书,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嘛
贾玮视线扫过,将各人神情看在眼中,丝毫不加理会,开始他的第二段讲话,“既是要到义学就读,你们眼下小厮的名字就不合适了,我打算赐给你们大名,不仅在义学内方便使用,到外头与人打交道,也好称呼”
他这话说出,茗烟等人的苦恼神情登时变化不少,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透出一层喜色。
说起来,高门大户,一切皆有规矩,例如小厮,年满十六后,便不再是小厮,而是成年健仆,到了此时,家中老子娘便会给他取个大名,方便成年后的称呼。
他们这些个半大小伙子,正是最渴望他人以成年人眼光看待的年纪,如今居然提前取上大名,俨然是成年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