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1 / 1)

“国朝承平已久,除了北方边境偶有骚扰,实无他事,如今南方边境,多了按兰骚扰,在圣上看来,应该也不过是介癣之疾,不会轻易动兵事,无非是效仿北境,安抚之外,开个边市殿下也知道,圣上最忌动兵事,生怕边军借此壮大,尾大不掉,目前只管维持内重外轻之国策,都中禁军压着各地厢军,才是圣上所乐见因此依臣揣测,此番在按兰问题上,圣上圣裁不变。”四人相视一眼,李渔头一个说道。

“动兵事便须大量银钱,冲着这一点,圣上也是难下决心。”户部右侍郎王光容说道。

国朝官制混乱,户部之上又设三司,将户部、盐铁、度支并进去,权力巨大,仅在中书省和枢密院之下,但此后又将财计的部分权力归还户部,大部分划到中书省,但三司机构并未撤销,三司使成了虚衔。

王光容既是户部侍郎,自然从财政角度出发,分析问题,不过他并不多言,只是点到为止。

“呵呵,银钱倒也罢了,明年初便是圣上四十万寿节生日,普天同庆,歌舞升平,若是动了兵事,拖至明年还收恰不下按兰,无疑扫兴,圣上颜面何在”礼部右侍郎钱裕接口冷笑道。

“钱大人倒是高看国朝兵备了,国朝承平已久,到如今兵备早已废驰,枢府光是调动各军,筹划战事,恐怕就得半年以上,因此钱大人的顾虑却是多余了”闻言,中书省尚书左丞陈隐笑道,李渔和王光容也都露出笑意。

钱裕一怔之下,也不由发笑,指了指陈隐,向李渔道,“李大人,陈大人诋毁枢府,你便没什么说辞么”

“他说的也确是实情,积弊难返,我只能认了”李渔摊摊手,“不过西台也好不了哪里去,财计方面,如今不但难开财源,节流也难,国库可是空虚得很,只是寅吃卯粮罢了。”

如此说着,四人相互看看,便是摇头苦笑。

高婕静静听着四人说话,到了这时,方才说道,“诸位大人言之有理,此番皇帝应该还是主抚,不会轻易言战然在我看来,国朝虽有种种弊端,却也不致顾虑重重,以国朝之人口财力,远胜按兰,按兰屡次挑衅,岂有容忍之理,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兵事决不可示弱”

“正是此理,殿下英明。”李渔点点头道。

其余三人也都颔首。

稍稍停顿,高婕再次说道,“只是如何改变皇帝圣裁,颇费思量,近来诸位可有了什么主意”

此言一出,四人皆面有难色,拈须不语。

高婕知道此事艰难,也只是姑且问问,见状便转过话题,不再提及此事。

又是叙谈一阵,已是酉正时分,高婕便留四人在府上用过饭,随即四人告辞而去。

将四人送出大门外,高婕返身回来,此时府中的两名健仆正匆匆往角门外走去,见了她迎面过来,都忙施礼站住了。

长公主府邸内不但有太监宫女,还有其他的一些下人,这两名健仆便属此类。

高婕随口问道,“鲁杰、林胜、天已微黑,你们匆匆赶去哪里”

站在左首那位唤做鲁杰的胖子躬身回道,“禀殿下,外头的树人堂义学办了成人夜校,小人俩个正是要到成人夜校读书。”

“成人夜校给成人启蒙的么”高婕好奇地追问一句。

“是的,树人堂义学成人夜校不但教识字,还教算筹,不少人在学呢光在西城这边就有三所,听说在其他三个城区也各有三所,共是十二所”

“树人堂义学,听着很陌生啊,是新办的”高婕想了想,对树人堂义学毫无印象。

“刚办一个月左右,据说兴办树人堂义学之人便是什么锦瑟的作者,很有些名气的”见长公主殿下略感兴趣,鲁杰便凑趣多说了两句。

“锦瑟的作者贾玮贾慎之”高婕掉过头去,同紧随身后的紫玉对视一眼,见紫玉有些发怔的模样儿,笑着拍拍她脸颊,同时模模糊糊地记起了童山诗会上贾玮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