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1 / 2)

如此想着,念头略略停留,随后抛开,贵为镇国长公主,有着各种顶级应酬,高门大户的世家公子她见得多了,论相貌容止,同贾玮同样出众、甚或过之的并不乏其人,从未在她心中留过什么痕迹,这个贾慎之,自然也不例外,对于男子,她欣赏的不单单是这一方面,更多的是那种经世纬国的才能,博大精深的学问,卓然不凡的见识,荣辱不惊的气度因此,真正说起来,让她欣赏的男子少之又少。

也是有感而发,联系到贾玮,她再次对紫玉说道,“这个贾慎之,诗词、经商方面皆是不凡,也算难得,但可惜只是小道,诗词抒性遣怀,并非实事,经商渔利竞逐,与君子之道相左你瞧瞧他,为了推广此报,竟不惜写出一首传世之作,商人逐利,可见一斑”

她这般说着,再次晃了晃手中的晨报。

“真正出色的男子,胸有才学,文雅坚定,不说立德立功立言,也不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至少他能踏踏实实做实事,做于国于民有利的事,遇到问题能解决,遇到挫折不放弃,那些牧守一方,镇守一地的文臣武将,素有口碑者,皆是这样的男子,那些在庙堂之上,谋事为国,殚精竭虑的朝臣,功勋彰显者,也皆是这样的男子,那些位卑事微,不辞劳苦的小吏,未敢忘国者,也是这样的男子”

“殿下贾公子他也是这样的男子呢。”

“恩”

“婢子听晴雯姐姐说过,贾公子帮其父解决过两次公务难题,府中上下都很钦佩呢”

原本见高婕夸赞贾玮,紫玉高兴得很,却不料转眼间,高婕又反过来将贾玮批了一顿,紫玉心里着急,但面对这一番高谈阔论,她小脑袋瓜压根就不够使,更别说为贾玮辩护了,也是情急之下,倒是想起了晴雯所说的这件事儿,这时怯生生地说道。

高婕望着她,眨了眨眼。

“贾公子的父亲是工部员外郎,虽说官儿不大,但也是朝廷命官,为朝廷做事,贾公子帮他解决公务难题,岂非也是为朝廷做事殿下,婢子这样说,不知对不对”

看到高婕微微点头,她接着说道,“头一件公务难题是工部衙门派下来两件事儿,派给贾公子父亲,听晴雯姐姐说,一个是有油水的皇城城墙工程,一个是吃力不讨好的城北平安坊慈济工程,底下的人都抢着做有油水的,不愿做吃力不讨好的,贾公子父亲很伤脑筋,难以分派下去,结果贾公子轻轻松松地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让平安坊的贫民早日住上了棚屋”

“第二件公务难题是工部衙门承建皇后娘娘的园子,在蓄水方面,险些出了差错,殃及下游百姓,也让贾公子轻轻松松解决了殿下,贾公子为朝廷做事,做的是实事,虽说事情不大,但也是利国利民啊他可不就是一个真正出色的男子”

贾玮的事迹,紫玉听过后,一件件都放在心里,印象深刻,从没忘记,晴雯同她所说的这个事儿,自然也是如此,此刻一路说下来,如数家珍,因高婕提到真正出色的男子,她也这般形容着,说着说着,语气间倒是越发笃定。

“没想到贾公子还帮其父解决过公务问题,我倒是不知若真如你所言,这个贾慎之也确实是个真正出色的男子”

站在旗帅花丛前的高婕,高挑美丽,仪态万方,静静听紫玉说罢,微怔了半晌,方才若有所思地说道。

时辰已近午时,宁静的秋阳当空洒落下来,高婕和紫玉在花园中站着,燕京晨报社中,贾玮的身影离开二进宅院,前往五进用餐,鼓楼的金福斋内,陈掌柜忠人之事,早将贾玮委托的事吩咐下去,这时二十份晨报已赠阅一空,而在京城的一些角落,晨报创刊号上的咏菊正悄然传诵开来。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发行记事8

时辰到了下午,北城王豆腐街一座宅院的前院,大槐树下摆着一张圆几,设着茶具,几个衣着稍显体面的男子聚在一起,彼此商谈。

这几个人中包括此宅的主人,顺天摘报社长张仲,以及燕京录报社长鲁兴、京都汇报社长钱东明、国都录事社长王进、顺天广闻社长谷有德、玉京盛事社长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