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玮微笑听着,不由按按额角。
可恶铁槛寺和水月庵,后门居然走到了老太太这
=分节阅读 136=
里。
老太太和太太她们又信佛又信道,铁槛寺是贾家家庙,水月庵距铁槛寺不远,同贾家往来频繁,经常到老太太和太太院内谈经说法,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寺庙道观的主持,也常光顾贾家,来头最大的便是清虚观的张道长,此人掌“道录司”印,封为“终了真人”,是朝廷钦命的道官,他的另一重身份是当日荣国公的出家替身,因此受到贾家另眼相看,每年五月初一打醮祈福,两府上下,是必到清虚观的。
眼下铁槛寺和水月庵主持仗着同老太太交好,又利用老太太崇佛尊道的心理,求到这边来,倒是让他无奈。
不用说,铁槛寺和水月庵主持定然是风闻诸多寺庙道观拜访燕京晨报社,担心求到他,面子未必够使,这才走了这条捷径。
贾玮自然是不愿理会这样的请托,但老太太开了口,面子总是要给。
但此事可一不可再,于是他斟酌了一下,说道,“老太太,你老人家说了,孩儿自是答应只是你老人家不知,眼下不少寺庙道观主持都到晨报社来,表明要在晨报上头弘法普渡,孩儿已然一一应承下来,且给他们排了时间,若是后至的寺庙道观越过他们,排到前头,孩儿便是失信于人。”
“但不管怎样,既是你老人家受了他们所请,此事孩儿定然办到变通的法子还是有的不过,将来若再有其他寺庙道观求到你老人家这里来,且不理会,让他们到晨报社找孩儿便是”
铁槛寺和水月庵等到一个月后,梅庵广告结束,便即安排见报。
这时他思忖着,很快做了决定。
暗中自然不免腹诽,两个免费客户,又排在前头,损失大了。
想了想,觉得跟太太、大太太、凤姐、尤氏、李纨她们也得交待一下,这些寺庙道观的主持无孔不入,该堵的都得堵上,省得徒生烦恼。
只是若让老太太这些人晓得弘法普渡须得支付广告费用,不知她们会是怎样一种态度。
贾玮登时一阵头疼,不愿多想。
“诸多寺庙道观的主持都去了你晨报社竟有这等事”
贾母颇为意外,听罢贾玮所说理由,也觉得有理。
她自是全心全意为贾玮这个宝贝孙儿打算,便微一沉吟地道,“失信于人,确是不好,也罢,此次就算了,再有下次,我就让他们自去找你。”
如此说着,贾玮忙笑称“老太太明理”。
随后在弘法普渡的话题上聊了几句,贾母转过话题,“你这晨报办得不错,我最爱看里头的新闻,每日是必看的,新鲜热闹,市井百态,无事倒可解解闷儿”说到这里,她倒是想起一事,转头向鸳鸯道,“鸳鸯,今日的新闻你还未念完呢,且念给我听听。”
贾玮不禁莞尔,老太太确实老了,说着说着,居然想起来要听报。
并且一刻也等不急,马上要听。
他当然知道老太太所谓的看报,其实都是听报,平时几个丫鬟轮番给她念,鸳鸯应该是念得较多的一个,完完全全像个机要秘书了。
说起来,这阵子以来,随着他每日给园中姐妹们带报纸,老太太、太太,甚至贾政,也都吩咐他捎带一份,因此他也一改晚上带报回来的做法,每日早晨到了报社,就让一名长随将晨报送回荣府,再由二门传递进去,分别送到老太太、太太、贾政、以及众姐妹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