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1 / 1)

莫非这位贾公子从哪儿听了风言风语,认为府衙礼房欲对燕京晨报社不利,因此对方明着过来恳请,实则却是兴师问罪

对方态度温煦,言辞有礼,但越是如此,他越是不安。

谁知下一刻翻脸之际,会是怎样的重手

真是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儿,他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的,终归是要得罪对方的。

这个贾公子,公侯世家不说,还同镇国长公主颇有渊源,所办义学有所关联,正式发行的第一份晨报创刊号,也以专题刊登了镇国长公主的慈济事迹如此背景,哪是他一个府衙胥吏能得罪得起的

在这一刻,他只觉得先前所吃的涮羊肉,完全没滋没味了。

s:许多架空的书中写到的争斗手段颇为幼稚,尤其是政争,我会在接下来的京华烟云写写真正的政争是何样子。青鸟出品,必属精品。

第三百二十章 手段2

“杜大人,新式报纸乃新生之事物,不足尚多,未臻规范,自然是要严于审核,恩,此事看似是在下自找麻烦,实则不然,新式报纸唯有完善,日趋规范,方能长久兴办下去,因此在下才有此请当然,不仅仅是在下的晨报,若有别家报社也发行新式报纸,还请杜大人一样严加审核,若要报备的,更要严核再三哦,大人容我解释”

“新式报纸是在下首创,凝聚心血,费时费力,但说起来,并不敝帚自珍,倒是盼着能蔚然成风,百花齐放,不过,在下也实不愿见到一些粗制滥造的新式报纸发行出来,坏我新式报纸之声名杜大人,君子坦荡荡,无事不可对人言之,此乃在下心声,说在大人当面,望大人采纳”

杜和惊疑的样子,自是瞧在贾玮眼中,微微一笑,也没急着刻意去解释,只是语气平缓地将准备好的言辞说了下来。

说罢,贾玮从袖底取出早准备好的三千两银票,放在桌案上,伸手推了过去。

“杜大人,此事无疑平白劳烦府衙,无以为谢,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其中一千两是给大人的,二千两是给府尹大人的请笑纳”

之所以送两份礼,杜和一份,府尹一份,贾玮自是有所考虑。

若是办新式报社的是寻常商贾,在杜和的位置上,一手遮天毫无问题,但若是背景雄厚之人,杜和未必顶得住压力。

对方直接求到府尹那里,府尹吩咐下来,杜和更加顶不住。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府尹也拉扯进来,对上背景雄厚之人,杜和可往府尹那里推,府尹收了好处,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给杜和施加压力,如此,方为妥当。

当然,他也并不指望能一直卡着报备的这道口子,令他人无从报备,真是背景雄厚之人,就算是府尹,也不无压力,至多能帮着拖延一阵,最终还是得松口,让对方报备过关。

对于背景雄厚之人,报备这道关口,府尹能帮着拖延一阵,也算是达到他的目的了。

在目前这种没有竞争的环境下,做到质量保证,晨报多发行一天,就深入人心一天。

因此眼下多维持一阵无竞争的环境,至关重要,而府衙恰恰能帮他做到这点。

至于最终难免还有新式报纸报备过关,接下来的事情,就要看他自个的了。

对此,他也预备了几个方案,针对不同的情况,但总之,所有的目的,皆是竭力将这种无竞争的空白期拉长,

等到晨报持续扩印,扩大影响范围,真正赢得市场,站稳脚跟之时,就算有其他新式报纸出来,也无需用免费发放这样的低端竞争手段来扼杀对手,巩固地位了。

在贾玮的设想中,这个空白期至少应该是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