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1)

古人常以美玉比拟君子,“玮”便有美玉的含义,说是君子未尝不可。

因此,贾玮此表字,就将自己当成了自重自爱的君子。

“原来是慎之兄,失敬失敬,还请慎之兄,指教在下刚才的疑问。”卫若兰觉得对方的表字不错,咀嚼了下,方才含笑向贾玮说道。

他口中说着请贾玮“指教”,实则是在催促。

贾玮当然明白,也不再跟他客气,“指教不敢。不过,子怡兄的疑问,在我看来,并无疑问。子怡兄问的是将来之事,倒是舍近而求远了。

“子怡兄想必清楚围城吧围城相当惨烈,为敌所破,则不用说,若是围而不破,时间长了,人食人之事很自然就会发生了,但凡久围之城,必有此情形出现

“吃了孱弱的百姓,将士们得以生存,守住了城池,保卫了家园,得到各种赞颂,而被食的百姓早被人忽略,甚或遗忘,这不是间接认为将士们所为乃善行吗

“人食人,应是世人最难容忍之举,却在此情形下,被容忍了,你说,世人心中,所谓的大善大恶,在难以预测的将来,有无可能被颠倒呢”

贾玮侃侃而谈,一连串地说下来,最后还反问了卫若兰一句,算是报以颜色。

“这”卫若兰张口结舌,不知如何作答。

他当然知道围城,也了解长期围城的情况,正如贾玮所言,人食人现象司空见惯。

既然烹食了百姓的将士,守住了家园,为人称颂,那确实人食人,在这种情形下,也连带着被认可了。

尽管这种认可,并未宣之于口,但事实上,就是认可了。

人食人,是善行这实在让人心惊

卫若兰以往从未深思过此问题,眼下不由地陷入沉默之中。

其他人也一样,包括那些学子们,包括赵恒,都默默想着此问题。

其实,在场的,无论是谁,都明白这只是在非常情形下才会产生的非常问题,在绝大部分情形下,目前的善恶观念还是起作用的。

辩难归于辩难,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

看到偷窃,还是会厌恶。

受人帮助,一样会感激。

但贾玮举的例子太沉重了,一时间,让他们真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罢了,慎之兄,这场辩难是我输了。”好一阵子后,卫若兰才从沉默中挣扎出来,苦笑一声,对贾玮说道。

“承让。”贾玮简单地回应,却也颇为欣赏对方,一个名气不小的才子,能在他这样一个学童面前,坦陈落败,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和风度。

第三十五章 雨中即景

卫若兰既已认输,其他学子的辩难水平尚在他之下,因此也没谁再出来跟贾玮辩难,相当于默认了贾玮获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