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1 / 1)

但无论如何,这些皆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如今人家是当真中意,当真上门提亲了,这便足矣。

抿着茶水,在酝酿中,陈掌柜再次开口,“对方母亲很中意你并且上月月初托人过来的时候,来人还说了,对方的妹妹也同你极为要好,你们同坐同卧,形同姐妹你想想,倘真成了亲,一家子相处,无疑其乐融融,不少人家,婆婆挑剔,小姑子刻薄你虽不曾经历这些,但也听过见过,应该晓得这其中的利害”

借着这番话儿,郑重点了点侄女,陈掌柜不再多言,背着双手,出了屋子,让侄女独个儿思量。

脚步声渐渐走远,屋中,陈晓青抬起脸来,神情惘然。

这算是怎么回事啊

她压根就想像不到薛家居然会上门提亲。

并且在这之前,双方长辈已商量好了一切,如今只等着她点头或是摇头了。

她同薛蟠之间一次偶遇的冲突,对方是个陌生的纨绔公子,再次相见,成了好姐妹的兄长,随后那一场冲突被重新翻出来,对方当面陪罪。事情到此为止,在她心中几乎是不留痕迹,这些事情也好,薛蟠这个人也好。

眼下,所有的记忆浮上来。

薛蟠那张不算难看但有些浮浪的脸在她面前晃过来晃过去。

她冷静地回忆双方仅有的交集。

一开始的交集如同闹剧,在“他乡遇故知”的纠缠中,她踢了他两脚,他的额头撞到柱子上,肿起大包。

荣府猝不及防的再次碰见,双方皆感窘迫。

随后接踵而来的当面陪罪,对方倒是看不出多少窘迫了,但她依旧窘迫得很。

记得当时接受了对方的陪罪,回到园中,宝钗说起一段话,说哥哥原先算是规矩,只因父亲去世得早,无人约束,才变了个模样

此刻的她,如同另一个不相干的自己,站在稍远的地方,注视着这一幅幅画面。这个薛蟠,若在她生活以外,到了现下,不佳的印象已淡了不少,甚至由于宝钗的那段话,她不无同情和感叹,但做为夫婿人选,闯入她的生活,一时之间,终究让她感到别扭,不好接受。

抬起双臂,支着下巴,这个从小使枪弄棒、开朗爱笑的少女发了一阵子呆,随后思绪蔓延。

叔父说得自然不错,不少人家,婆婆挑剔,小姑子刻薄,相形之下,薛姨妈和宝钗待她极好,真要嫁入薛家,在婆媳、姑嫂关系上,不用说是愉悦的。

尤其是宝钗,她是真的很喜欢同对方相处。

此外,做为一个乡宦的千金,自幼的耳濡目染,她也清楚婚姻是两家人的事,而非俩个人的事。

陈家同薛家结亲,利益巨大,显而易见,不然父母、叔父他们不会极力操持此事。

各种念头纠结在一块,让她怎么也拿不定主意。

她当然不晓得,这些纠结背后,其中一环,包含了贾玮和宝钗精心筹划的结果,一是尽力淡化她对薛蟠的不佳印象,二是提前让她对薛家知根知底,并建立起彼此间的亲密关系,打的是感情牌。

这个重要一环,连同一个乡宦千金对于联姻的认知,正是当初贾玮对这桩亲事抱有极大信心的原因,也是当初陈掌柜最终答应一试的缘故。

三日之后,腊月初二,陈掌柜通过官媒,给薛姨妈回话,替大兄大嫂允下了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