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节(4 / 5)

大宋王侯 九孔 9388 字 1个月前

数十名太监宫女指定其为杀君谋反的幕后凶手,且如今失踪定义为畏罪潜逃。而小皇子赵德芳还年幼也就算了,如今还处于重伤的状态之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与赵光义有仇,比如赵普、叶尘二人代表的势力之外,也就那些对赵匡胤死忠心腹的少部分人,因为怀疑赵光义才是弑君兄手有所抵触之外,其它绝大部分臣子、武将都对选择赵光义当皇帝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甚至拥护。

所以,赵光义虽然是弑君谋反上位,但因为谋划巧妙,且种种有利因素的机缘巧合,反而使其隐隐有众望所归的架势。

在如此情况下,枢密院使曹彬又辞了官,赵光义调动军队就很容易了。即使有武将心中有所想法,也要掂量掂量事后赵光义的报复,而不得不听话。

不过,虽说如此,但是因为城防军统帅是向来对赵匡胤极为忠诚的党进,且党进与赵光义曾经起过矛盾,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所以,即使在早上大朝会上,党进并没有随曹彬和薛居正那样站出来,但还是被赵光义给软禁起来。且赵光义还将城防军统帅换成年初在他百般拉拢之下已经暗中投靠与他的枢密院签书院事曾尚飞。

但就算这样赵光义还是不放心,因为曾尚飞投靠他时间较短,还不算是真正的心腹,若非他在军中拉拢的人有些少的缘故之外,他也不会用曾尚飞。再加上谁都知道城防军和十三城门司对皇帝陛下最为忠诚。

所以,最终赵光义还是对京都进行了换防。

……

……

马蹄急!

长街之上,那开封府的府兵已经拉起了长长的封锁线。而就在这封锁线之外,急促的马蹄声从长街远处传来,随后就看见一队队铠甲鲜明的骑兵长驱直入而来,在封锁线后人头攒动的京都百姓眼皮之前疾驰而过!

开封城外十万禁军那独特的铠甲装束格外醒目,只要是京都百姓或者在京都讨生活的人没有不认识的。但是能够分清十万禁军编制所属的就不是寻常百姓能够做得到的人。

十万禁军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上四军、殿前司三军、步军司三军、司军司两军,共十二个军团。

其中所谓上四军便是捧日、天武、龙卫、神卫这四个大宋最精锐的军团,此四个军团各分为左右厢,每厢各设三军,每军五指挥。

殿前司三军是神勇、宣武、骁骑这三个军团,各分为上军和下军,每军十指挥。

步军司则由宁朔和骁胜、虎翼三个军团组成,其中宁朔和骁胜各有十指挥;而虎翼则分左军和右军,各有五军,每军十指挥。

马军司的云骑军和武骑军,各有十指挥。

各军团的领导机构,均是以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为正副长官。

此时城内,代替城防军的是马军司的武骑军和云骑军,各五千人,武骑军都指挥使为刘守忠,云骑军都指挥使为李继隆。两军都是以骑兵为主。其中武骑军是重骑兵,而云骑军为轻骑兵。两军分别是从南北两门。

此时从南门云骑军,驰骋在队伍最前列的,正是云骑军都指挥使李继隆。

李继隆是大宋开国名将李处耘之子,参与平定后蜀的战争,立下军功,一路升迁至云骑兵副都指挥使的位置上。但就一天前,他的上司云骑军都指挥使容突发急病,回府养病。赵光义一道军令,便直接将李继隆升为云骑军都指挥使。

赵光义之所以如此信任李继隆,是因为李继隆的妹妹是赵光义的妻子,在原本历史上也就是后来的明德皇后。

这位未来的国舅,并非是无能之辈,相反他极善骑射,多智谋,是大宋军中颇为有名的儒将,此时他面容严肃凝重,策马奔驰之时,秋风吹拂他的发梢,双腿紧紧夹着马腹,奋力扬起马鞭!

“无论如何,只要本将在,任何人都改变不了晋王登基为帝的实事,那位年轻的祥符王出现也不行。”李继隆这样想着,飞快的传达下了命令,有条不紊的开始接防,按照赵光义的命令,云骑兵负责是开封城南城防务,其中包括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