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骈散结合、抑扬顿挫的短句读来齿颊留香,可更叫人感到古怪。他想起来,盛宁曾代表新密村村民写过一封交由孙冉英带去北京的陈情信,为显逼真,特意模仿了村民们的口吻,语言极其质朴,还故意散落了一些错字。可咸宝生只是初中肄业,理论上不该有这样的文采。
蒋贺之搁下信件,转头注视李斐:“李斐,你知道‘舜耕厉山’的典故么?”
“什么山?什么典故?”一本毕业的李斐翻着眼儿反应了一下,总算勉勉强强想起一些,“舜是……尧舜的那个舜吗?”
蒋贺之心中疑惑更甚,又问:“笔迹呢?这个笔迹确定是咸宝生的?”
李斐点头:“笔迹已经勘验过了,确定是咸宝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