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 第327节(4 / 5)

重归黄金年代 夜深 9182 字 1个月前

领导的指示,哪怕就没指示,按照政策也是要给予便利的。

就这样,孙耀良和应安妮的婚礼动用了宾馆的车队,尤其是宾馆的几辆进口豪车。

当这些车出现在应家的胡同口,每辆车出车前全擦拭干净还打了蜡,阳光下显得徐徐生辉。更令人惊叹的是,宾馆的司机穿着考究的制服,手上带着白手套,一个个精神抖擞笔挺地站在挂着大红花的车边,这样的场面也许只有电影里才能看见吧?

瞧着孙家这个气派,四周的街坊邻居可羡慕坏了,还有些大娘们心里看着这些车出现眼珠子都要掉在地上了,心里更是悔恨不已。

当年孙耀良进了供销社,按照他在供销社工作来说怎么着也是一份极好体面的工作,而且孙耀良又年轻,按理说找个对象并不难。

可问题在于孙耀良长的实在不怎么样,按有些嚼舌头的人私下说法,这老孙的小子去拍电影演个汉奸叛徒啥的根本不用化妆,吊儿郎当站在那边一瞧就不是什么好人样。

就这样,孙耀良直到考上大学都没和女孩子接触过,更不用说谈对象了。可一转眼的功夫,谁都没想到老孙家这个不起眼的小子居然成了最出息的人物,不仅是大学生,还当了什么合资公司的领导,更让人惊愕的是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海外华侨回来。

羡慕归羡慕,私下说怪话的也不少,都是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主。

可有一点事实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老孙家又起来了。

场面盛大的婚礼让所有人都开了眼,更不用说地方上的领导都来了,这在寻常人家眼里可是了不得的。

婚礼办的热热闹闹,领导在孙家并没有呆太久,今天的场合不适合谈事,领导来只是表个态度,并借这个机会接触一下而已。

应士博人老成精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和领导客客气气地交谈了几句,还把自己的儿子应安伦介绍给了领导。

应安伦对这些领导同样客气,一方面这毕竟是领导,另一方面人家来祝贺是客人,此外应安伦也在考虑国内投资的事,虽然他的行业和司特公司这样的企业有所不同,主要以农产品为主。

可别忘了,内陆城市论商业肯定比不上沿海城市和燕京这样的地方,但内陆城市向来就是农业为主,如果合适的话应安伦倒也不是不能考虑在这里适当地投资。

见过应家父子,再亲自向新人表示祝贺喝了一杯喜酒后,领导就先离开了。

婚宴继续,孙家在胡同摆了流水席,热闹的不要不要。

这种婚宴举办的方式让应安伦很是感兴趣,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他还没接触过这样的婚宴呢,西人结婚一般就是在教堂里举行,仪式庄重,交换戒指和亲吻后婚礼就算结束了,最多也就后面有个冷餐会什么的了不起了。

华人的婚礼虽然热闹,但酒宴大多都在酒店酒楼里举报,应家是做餐饮起家的,对婚宴的举办自然是不陌生的。可像流水席这样的婚宴,国外根本就看不见,哪怕台海那边也只有乡村这些地方还保留着类似的习惯。

相比应安伦,应士博对这些就熟悉多了,毕竟他是经历过以前年代的人。

以前的时候,红白喜事办流水席都是传统,尤其像应家这样的金陵当地大户人家更是讲究,别说办三天三夜了,应家最兴旺的时候大摆流水席办七天七夜也都是有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士博早就淡忘了记忆中流水席的热闹,而今天又一次见到流水席的婚宴,而且是他嫁女儿的流水席,心里是无比的高兴。

宋援朝和罗阳他们难得清闲,招待人孙家自己和亲戚全在,自然不需要他们帮忙,就连秦正国夫妻也闲了下来,几个人坐了一桌吃着酒菜,笑谈风声,等吃的差不多后就先离席,由后面来的客人接替继续上菜开吃,他们几个在孙家呆了会儿,因为人实在是太多,打了个招呼就先回宾馆了。

回到宾馆,秦正国提议去他房间打牌,这几天可憋坏他了,作为女方的亲属他帮着忙前忙后,按照他的说法整个人都累瘦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