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2 / 4)

庆心虚的很,若不是他们三好家后院起火,绝对不会坐下来和幕府谈所谓的和睦协议,于是鼎力支持足利义辉的强硬立场,这样一来就让和睦的谈判陷入僵局,三好长庆在京都外大营里痛骂幕府众不识时务,竟然不愿意接他递过来的橄榄枝简直不可理喻。

骂完幕府又开始担心后方老巢的恶劣局势,虽然这点改变还不至于让三好家就此陷入巨大的漩涡,可若是他一直拖在京都裹足不前就不好说会变成什么情形,时间拖的越久恶劣的影响就越深,以后费的力气也就更多。

就在三好长庆犹豫着是否要该退让一步的时候,加贺国传来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消息,吉良家首席大将上杉政虎率领两万三千军势击溃剿灭十万越中一向一揆,并长驱直入杀进八十年没人染指的加贺国心腹地带,于手取川南岸以三万对六万再歼灭俘虏三万余众,一举将威名赫赫的加贺一向宗打成半残。

石山本愿寺的僧众们简直像天要塌下来一样,一个个抱着脑袋惶惶不可终曰,年轻的法主本愿寺显如忍不住前往京都游说朝廷,希望拿出一套办法来遏制吉良家的嚣张跋扈,可问题是满朝文武衮衮诸公都被京都的这场战火吓的不敢出门,不是躲在家里装聋作哑就是干脆跑到比叡山、奈良京、高野山避难,哪里还有人愿意为他得罪风头正劲的吉良家。

足利义辉第一时间听到上杉政虎完胜加贺一向宗的消息简直兴奋的要手舞足蹈,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有位忠勇可靠的一门众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上杉政虎这三万虎狼之师横扫加贺的情报就像一剂强心剂注入摇摇欲坠的幕府之中,他立刻命令幕府动用各种力量大肆宣传,尽量要让声势变的惊天动地人尽皆知才好。

第439章 战略同调

与其说这是份和睦要请,到不如说这是三好长庆对幕府的一次详细行为规范,这份规范几乎将三好长庆在京都的衣食住行行为礼仪都规定的详细至极,处处都要彰显出他这个管领代对京都的影响力,乍一看简直无礼蛮横之极,可实际上恰恰显示出三好长庆心慌气短的心态。

一场叛乱一场搔动外加一个远国战败的消息,就把强盛至极的近畿霸主吓得丧失底线,其实通篇提到一堆杂七杂八蛮不讲理的要求都不重要,最核心的那部分则隐藏在字里行间之中,无非是双方共同执掌京都的防卫权,三好家要在京都设立一个驻军拠点,并要求幕府军只能保留和他的驻军相同的数量,剩余的军势移动到城外的慈照寺。

至于足利义辉最要紧的财税权则根本没提,附带的还把幕府对京都的治安惩治权附送给幕府,比起之前耀武扬威的要求财税军权全部交给三好家,京都要整体被三好长庆接管的霸道要求,这个和睦要请已经降低不知多少个调子。

另外他还要求幕府禁止吉良义时入京破坏好不容易达成的“和平”,只要幕府愿意答应这个要求,三好家愿意与幕府共同合作重建被烧毁过半的右京,修缮破损的公卿庄园及右京内损毁严重的寺院伽蓝,船冈山城也可以交还幕府方控制。

这个和睦要请大概就是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意思,自己发动战争侵入京都烧毁大量房屋,最后再自己出资重新修建这些烧毁的房屋,为的就是驱逐视为心腹大患的吉良家,这个要求到是恰好符合足利义辉的胃口。

吉良义时越发强势的表现让足利义辉总是忧心忡忡,虽然表面上看来还是三好长庆这个头号大敌比较可怕,为救援幕府迫不得已作出鼓励吉良义时上洛的权宜之举,但若是京都的外患被驱逐重新恢复和平,足利义辉还是觉得吉良义时回到京都非常麻烦甚至会很危险。

所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仔细观察中条时秀屡次抗拒幕府谕令,甚至敢作出绑架幕府天使偷袭六角军的大逆不道之举,便可以看出吉良家配下的家臣多半也都是些对幕府,对他这个征夷大将军不存敬畏忠谨之心的恶武士,那么吉良义时这个家督会有多少变化就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他不能保证这个挨过自己一砸的“忠臣良将”还保持几分忠谨之心,当今这纷乱的天下世情如长流之水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