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蹭巨佬的设备,搞巨佬的心态,得寸进尺。

如最致命的【借琴】。

“那个,琳酱,能把你老婆借我玩玩吗?”

“琳酱,你设备很多吧?可以把效果器矩阵让我用一下吗?”

“我没有钱,所以送我个单块可以吗?”

呵呵。

众所周知,对于真正【爱着音乐】的人而言,琴无疑就是tA的另一半。

而设备,又很可能是口囊肚攒费尽心思才搞到的超珍稀之物,哪怕是林睦的家庭条件,要想收一套全绝版的vivie,也不得不跨国看看霓虹那边的二手市场才行。

在设备领域,很多东西,是过了这个时段,就「永世无缘」了的。

神器全都是限定款。

“真是个不坦诚的雌小鬼。”

陆清微微一叹,几乎可以直接脑补出这种团队构造的缺陷。

甚至能精准的猜到,林睦这样的天才,在她自已的高中“过家家”队伍里,到底会遇到什么离大谱的事件。

天才的辉光是不可能长期掩埋在淤泥之下的。

陆清认为:林睦的单飞,属于必然事件。

她没有义务陪着一群连朋友都算不上的“同学”去玩、去带她们飞。

耽误她自已,也没有必要性。

而要想解决她那种团队里的核心问题,其实也很简单。

在陆清心里,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

【全员巨佬】。

……

……

当。

一个band里,所有的配置都是顶配。

即,主唱自已会作词作曲,主吉他会录音会编曲,bass会根据拿到的谱子写出自已的部分并具备改编能力,鼓手会做采样、甚至可以玩起鼓soLo,键盘是乐理大神,和声学信手拈来

那么这样的团队,

便可直接起原创,原地出道。

众所不知,一个摇滚band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唯一通道,即「原创」。

在其它许多领域里也一样。

如「创作之道」中,当一个作者抛却了其他存在的影子,自成一派,引领风潮;

那么这样的「原创作品」比之借鉴和模仿出来的“练习作”、“新人作”,便会更加具有成功的可能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任何东西,一旦“无法被替代”,那么它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唯一的。

是你在此刻以外,在别的地方,永远都找不回这般「通感」的。

因此,

衡量一个乐队实力的、哪怕是不懂音乐的人也可以立马分辨的标准,

即,“你们有没有原创?”

换个角度思考,这句话代表的含义实在太多。

如:

“你会弹琴?那你写过歌吗?你有原创作品吗?”

“你懂编曲?学多久了?还在扒带?还是说写了自已的曲子?”

“你写书啊?是原创吗?有自已的世界观吗?不会写的是同人吧?”

“你还画画?什么阶段了?临摹还是概设?形成自已的风格了吗?”

(注:如上言论,往往会对各领域当中的萌新造成致命亿击,属于低情商发言,易挨揍,切勿轻提。)

然而在陆清眼里,林睦的情况,就完全是【一枝独秀】了。

通过昨天通宵的观察,可以得出很明确的结论

现在的林睦,用自已的话讲,就是【Acg巨神】。

她不止会弹琴呢。

那碾压同龄选手的技术力,在她稳定如深湖之底的「恒动力」练琴习惯下,甚至算不上什么了。

更恐怖的是,她解决了一个所有音乐人都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