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军队,西北的百姓们该如何活命?

魏忠听闻此事,不顾自己年迈病弱的身躯,急匆匆地去寻魏铮说话。

魏铮不想让自己的爹爹操心,便道:“我还有一战之力。”

谁知魏忠却情绪激动地说道:“你从来没有与鞑靼们交过手,不知晓他们有多阴毒狠辣、诡计多端,若是遭了暗算,咱们魏家岂不是要绝后了?”

谁知魏铮却道:“我已经有了福哥儿,便是为保护西北人民而葬送了性命,也不算什么大事。”

“放屁。”魏忠冷声道:“你爹我还没死呢,也身强力壮,况且还打压过鞑靼们十几次,将他们打的找不到北。”

魏忠如此兴起,魏铮也不想给他泼冷水。

父子两人沉默了一番,魏铮便道:“爹爹的伤病还没有好全,若是遇上鞑靼的时候丢了性命,儿子将来去天上见了母亲,该如何解释?”

“你母亲已死了这么多年了,她死后,咱们魏国公府也分崩离析,从前我这个魏国公人人敬仰,如今却只能躲在西北才能安享晚年。”

可魏忠不想过这样颠沛流离的日子。

“西北的百姓们之所以敬仰我,就是因为当初我为了他们的安稳生活而不顾性命地与鞑靼人厮杀,如今我尚且还有留有一口气在,就要为了西北百姓们奉献一切。”

魏忠心意已定,魏铮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

夜间,他将父亲的决定告诉了宁兰,宁兰面露震惊,只道:“可父亲的伤还没有好,若是就这么去迎战鞑靼们,只怕会白白送了性命。”

“谁说不是呢,只是你也了解父亲的脾性,他是不肯听我的劝解的。”魏铮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白送性命,却又无可奈何。

为了这事,魏铮已是好些日子愁眉不展,整日脸上都没有丝毫笑意。

宁兰心里盼望着能为他排忧解难,思来想去便将目标放在了诗姨娘身上。

魏忠十分宠爱诗姨娘,金阳公主死后,几乎都是诗姨娘在伺候着魏忠,两人也过了一段如同夫妻般的生活。

想来,魏忠会听几句诗姨娘的话语。

思及此,宁兰便备了厚礼去拜见了诗姨娘。

诗姨娘因出身低微的缘故,总是不敢在宁兰跟前拿乔,只是宁兰对她的态度却十分尊敬。

“这些日子姨娘照顾公爹辛苦了,这些药材和首饰请您收好。”宁兰笑着说道。

宁兰财大气粗,送给诗姨娘的都是价值不菲之物。

诗姨娘眼一红,想要拒绝,可因为自己已经许久没有佩戴值钱的首饰了,便将首饰收了下来。

“这药材姨娘也不必推辞,公爹身子不好,少不得要姨娘给他熬煮些补汤。”

有了伺候魏忠的由头,诗姨娘便笑着将药材收了下来。

如此,宁兰才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公爹想亲自出战打击鞑靼们,可他的身子姨娘最知晓如何,夫君是个孝顺的孩子,不愿眼睁睁地看着公爹送了性命,还请姨娘想个法子。”

非但是魏铮与宁兰不愿看着魏忠白送性命,恐怕诗姨娘是全天下的人里最不希望魏忠出事的人,若魏忠出了事,她就会没有倚仗。

“你的意思是,让我劝劝国公爷?”

诗姨娘问道。

宁兰点点头,道:“公爹最听姨娘的话,少不得要让姨娘动些心思了。”

诗姨娘就知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宁兰将首饰和药材送给她补身子,却提出了条件。

条件就是让她劝得魏忠改变心意,不去正面迎战鞑靼。

可魏忠是何等执拗的人,又岂是诗姨娘几句话能改变心意的?

诗姨娘面露难色,只道:“不是我不想做,只是国公爷的性子十分固执,他决定了的事不是别人随意能更改的,我也只能尽力为之。”

宁兰展颜一笑,语气十分柔和,道:“姨娘放心,就算你劝不了公爹,我也不会将首饰和药材要回去,但请姨娘尽力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