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2 / 2)

无味的大方条,却可以追溯到春秋以前,称之为“胙”,是古代祭祀求福赐福专用的。

那个时候分封诸侯,就需要帝王用香茅包上那一方的泥土,连同一块这个肉赐予他。这个仪式叫“胙土分茅”。

山上山下过年这几天祭神祭祖,都要用到它。

讲究还多,祭祀过的胙肉要拿回家马上做菜吃掉,不能久放。

《论语》中提到过“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说的就是这件事。

李君阁拿出大片刀,开始将白肉切成肉片。

肉片刚切出来时平的,带着温度,等到凉下来后中间微微弓起,李君阁说道:“咦?还真的有点小碗的感觉呢。”

大舅说道:“待会下锅一过油,那才叫好看!”

说着舀了一瓢猪油放锅里,烧热后丢火葱节子,花椒,姜片爆香,再将煮熟的肥肠片,粉肠段,心舌片倒进去翻炒,然后加入酥肉,骨边肉,子排段,加汤烧沸。

一下子这汤变得奶白奶白的了,香气扑鼻。

将盐味调到合适,大舅开始往里面加切成小片的血旺,血旺变得又软又弹的时候,加入勾好芡的肺片肝片,水一大开立刻出锅,洒上葱花上桌。

然后就开始流水价的往外出菜,基本都是大火快炒,火葱溜猪肝,火爆腰花,火爆肥肠,回锅肉,糖醋排骨,凉拌猪头肉,凉拌凤尾折耳根,酸菜滑滑肉,冬笋炒腰柳,各色时蔬……林林总总摆了一大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