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1 / 2)

钱珍珠觉得当初成婚前?,她替儿子安排人?生大事,已经全部安排妥当。后面是否添新人?,那是儿子儿媳的事情。她不掺合。

夫妻里面掺合长辈的戏份,太容易伤害彼此的感情。又不真的缺皇嗣,她掺合进去像什么样子。

“母妃从来体谅小辈,儿媳最是知道。”太子妃周氏满面笑容,忙是回道。

“本宫不做恶人?,给你给茂禛去添堵。”钱珍珠脸上笑盈盈,她说道:“至于太后娘娘那儿,也?不过问一二句。太后娘娘最是知礼,真是赐人?,也?万没有越过皇后娘娘和本宫的道理。”

钱珍珠这是在告诉儿媳周氏。上头?有人?顶着?,一旦太后真赐人?。只要太子妃有心,有些事情可以?办得缓和些。

“母妃的话,儿媳谨慎于心。”太子妃周氏的心情有点复杂。

进宫这些年里,她对于皇家婆媳的相处也?有心德。发现没嫁进皇家前?,她自个儿想得那般的为难。

秦皇后这一位嫡婆婆从来不插手小辈的事情。全由皇子生母来做主。

皇子生母,钱贵妃自然是万事懒得管。周氏自然就一手掌住小家族的内宅权柄。

这对于生下嫡长子昌佑和嫡次子昌信的周氏而?言,她的底气?十足,挥洒之?间自然是坦坦荡荡。

如今的东宫添不添新人?,周氏的态度不重要。全看长辈们的态度。如果可以?的话,周氏还是愿意跟太子殿下多过几年轻省一些的日子。

后宅女眷少?,事非自然少?。周氏能轻省些,她巴不得啊。

关于东宫里添不添新人?。杜太后提一句,秦皇后不多管。钱珍珠也?是不想插手。最后杜太后也?懒得再管。

哪怕杜太后是想跟东宫拉近关系。可也?不是这一个拉近法子。

其时这也?不是钱珍珠今天见儿媳的要紧事情。钱珍珠更关心的还是皇长孙。

“佑哥儿到上书房进学,一切可是安排妥当?”钱珍珠关心一回长孙李昌佑的近况。

去年秋八月皇长孙李昌佑满六岁生辰。彼时皇帝就是考校过皇长孙的学问。

至于何时到上书房正式进学。皇帝多番考量后,挪到今年春。

皇帝的意思,自然没有人?反驳。

等今年,皇长孙李昌佑这里备齐伴读伴当,也?是去上书房里当了读书郎。

皇孙教育,皇帝自然重视。今年还是点名?宗室子弟,武勋文官的重臣子弟,一道进宫陪着?皇长孙就读。可谓是豪华的陪读队伍。

越是皇帝重视,钱珍珠就替长孙有心里压力。这些伴读的陪伴,是皇帝的重视。何尝又不是一种考校。

皇家嫡长孙,若是无意外,这便是他年的皇太孙。未来的皇家继承人?。

东宫皇长孙的伴读团,也?是多番精挑细选。里头?没一个出身差,学问差。可谓是小小年纪,文武都有所进益,个个都是精英子弟。

“佑哥儿学问上有殿下关注,日常方方面面儿媳盯紧着?,不敢让一处不细致。”对于嫡长子的在意,太子和太子妃夫妻都是一样重视。

“您是佑哥儿的母妃,本宫自然信你。”钱珍珠能做的事情很少?,除了关注外,也?就是多叮嘱几回。

“再回两年,不光是佑哥儿在读书习武,信哥儿也?到进学年纪。说起来也?是巧,丹惠所出的长子德哥儿,就比着?信哥儿大一岁。”钱珍珠又提一件事情,她说道:“本宫听?着?皇上的意思,到时候让他们表弟做伴,也?是一道进学。”

“德哥儿生在永安四十九年头?,是大年初一日。信儿出生在永安五十年尾,在腊月三十的大年晚上。这明面上瞧着?差一岁,实?际跟两岁没二样。母妃,这会不会年纪差的有点太多?”太子妃周氏其时想说,这是准备让信哥儿提前?入学,还是让德哥儿晚入学两年。

“这事情本宫跟皇上提过。皇上说,德哥儿缓缓,进上书房前?也?可以?让长陵伯府请先生教导就是。”钱珍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