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高?起潜,孤看过你的卷宗,平民出身,幼年读不起书,只能在学堂外偷听。最后传出早慧的神童之名,金氏一族方才投资于你,助你进?学。”太?子看着高?县令,他是说起对方的点点滴滴旧事。

高?起潜人模狗样,长?的真不好看。他自己就是吃着容貌的亏,不得上官的青睐。但是,他这人百折不饶,可?谓是步步为营。

如今还是抓到百里侯的一县之长?的位置。

“臣有罪。”高?起潜在太?子跟前跪下来,他认罪。

“你当然有罪。”太?子手中?拿到的证据里,就有高?起潜给金家贩私盐当靠山的证据。当然,高?起潜只是金家靠山之一,还是不怎么起眼的那一个。

这一点证据,要说太?子愿意?忽视掉的话,这些都可?以忽略。因为金家的倒台,还真就是高?起潜干的。高?起潜明明可?以扫尾干净,偏偏他自己手软的留下后患。

“孤不懂,你明明有能耐,前头办金家时,你倒是干脆利落。如何在最后就是手软,把这金家少年是放过一马?你想放过别人,别人确是想要置你于死地。”太?子问着高?起潜。

“盐铁官营,朝廷制度。金家有罪,金家倒台一事,臣问心无愧。只是人非草木,臣能读书,能科举确实亦是沾得金家之光。非是金家资助,臣不会有今天的光明前程。留金氏一条血脉,让其?有一个还未成丁的后人能供奉香火,就是臣最后的一点良心。”高?起潜说的坦坦荡荡。

“糊涂,你把朝廷律令当做什么?那金家少年应该如何罚,自然有朝廷来做主。”太?子骂一句。

太?子骂人了,这其?时就是好事。至少证明他乐意?保下对方。李隆暻在旁边看着太?子兄长?表面骂高?县令,实则是觉得这一个高?县令是一个人才,可?以保护一二。

后头的结果,也跟李隆暻想的差不离。

高?起潜在这一桩大案里,最后没倒台,反而?还升了一级,从县令升为了同知老爷。同知,知府老爷的副贰官。

这一场春汛之行,李隆暻觉得收获满满。

特别是归程途中?,李隆暻可?是知道?他的太?子兄长?因着私盐一事,在民间和朝堂都是留下诺大的名声。

“兄长?很欣赏高?起潜。”李隆暻谈起如今的高?同知。

“他是一个能办事的。”太?子说着大实话。

“可?他把自己家的恩人给办了。”李隆暻倒是觉得这一位高?同知有本事,可?这本事里有多少是算计,怕还有的商量。

“非常人办非常事。金家区区的私盐贩子,于家国无利。高?起潜办了金家,也有他的用意?所在。他的做法在孤看来,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太?子还给五弟解释一回。

在太?子理政这些年里,太?子见过的能吏,一旦治理地方时。其?时都会遇上相同的麻烦。就是当地的豪门世家,还有当地的抱成团的乡绅富户。

想打开?局面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杀鸡警猴。

“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太?子见得太?多,他就是认同这一句话的。

“金家的底子不干净,被人当鸡杀掉,他就只能认栽。再说金家也不冤枉,想彻底的拉高?起潜入坑,高?起潜最后赢了,也是说明高?起潜的手段更高?明些。”太?子审出来的案子里,高?起潜跟金家斗起来,那是金家先?撩为贱。

金家仗着恩人的身份,一再威胁。可?金家人忘记的事情,就是官字两张口。说你无理时,你就真没道?理。所以搁太?子眼中?,金家最后落得满门倒霉的结果,纯粹是种瓜得瓜,求锤得捶。

等着春将过,迎来夏时。太?子一行回到京都。

李隆暻这一位贤郡王自然不可?能先?回府,他先?随着太?子兄长?进?宫,先?去给父皇问安。至于要交到衙门的卷宗,那得缓缓,还要等着整理成册后,才会归档。@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泰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