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兴闭上了眼睛。他听着这些,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拓跋珪是怎么想的,他也差不了太多。

一个刘裕已经把他打成了这样,那么

永安呢?

他人在关中,但东南方向的消息已经由荆州,送到了他的手中。

永安已比天幕所说提早了十多年称帝,提早十多年变成了引领群星的太阳!

作者有话说:

姚兴:心态崩了QWQ,真的要心态崩了。但是还得强撑着活下去。

明天中午见。更新晚了,评论区到下一章更新前发红包。

第43章 043[VIP]

太快了, 永安的动作太快了

寻找一个同时代最显著的标杆,就是拓跋珪。

此人已算北方新近崛起的枭雄,可即便是他, 还抓住了前秦四分五裂的关键时候称王,也比此时的永安大了三岁。

更何况,永安连所谓的挟天子, 又或者是退一步称王的过程都懒得等,直接选择了称帝。

可这样激进的手段, 居然没有让这个崭新的大应被人扼杀在萌芽之中,而是稳稳当当地立在了长江以南,距离永安近一些的政敌竟没一个能对她造成威胁。

她就这样跳过了被天幕大书特书的各方制衡、低调发展的过程,仿佛真应了天幕所说的“天命帝王”。

莫非真有人生而知之不成?

否则要如何解释,她在先前的背景下长到十三岁,面对天幕这有利有弊的信息,竟然没被那些心有不甘的士族所杀, 反而一把抓住了优势登基称帝!

姚兴既为天幕提到的过往而头疼, 也为这样一位劲敌而头疼。

天幕所说的,到底都是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已经发生的, 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陛下,若按上面所说, 您”

您的情况没有那么糟。

姚兴背负的东西太多,但幸好他是个极有手段也愿意听人建议的君主。就如那天幕讲到的一样,他一面整顿了兵马, 击溃了父亲生前的大敌苻登, 一面也深知光靠着武力不足以让一个势力立足。

律学的学堂正是他在去岁建立起来的东西,为的就是匡正麾下的秩序。

他们羌人之前不遵法令, 以为自己还能保留游牧劫掠的习惯,必须要做出改变。

在这一点上,姚兴超乎寻常的冷静。

甚至天幕的下一句,依然是对姚兴的夸赞。

【这个时期的姚兴还有一点足以拉踩他的不少同行,那就是军纪。举个例子】

【在史称后秦的“秦国”立足于关中前,这里曾被复国西燕的慕容冲占领过。】

【慕容冲登基的年龄和姚兴相差不多,但在他称帝后,几乎没有任何一条值得称道的举措,非常符合大多数胡人政权所带来的刻板印象。因律法不明,他对内赏罚由心,政令紊乱,因军纪不严,他对外为政残暴,祸乱民生。尤其是后者,直接导致了关中百姓的灾难。】

【史书上称,慕容冲“毒暴关中,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看似寥寥十六个字,实际上对于史官的精简记载来说,已经是极度惨烈的局面。大灾之后民不聊生尸横遍野的场面,在史书上都只记载“岁大饥,人相食”这六个字,那请问,“毒暴关中”“千里无烟”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这就是纵兵劫掠的结果。】

【姚兴呢?他不仅在文治上值得称道,在军纪上也很有水平。】

【君王选对了合适的将领,加上厉行汉家礼法,促成了秦军的高素质。要抢就抢敌对方军队的东西,比如征讨乞伏部落,收获了战马六万,但沿途不得有私自掠夺的行径。】

【虽然这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但在姚兴吃了这个惨痛的败仗后,为了进一步安定军心维系军纪,他还提出了一条相当重要的举措,放在当时的胡人君主里也非常罕见。】

【他说,如果秦国的将士有父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