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神爱死死地咬着后槽牙,生怕自己骂出声来。

她比任何人都更能共情那个步步求生的“永安大帝”,所以她也比任何人都痛心。

天幕上的她苦心孤诣,希望一举拔除两个祸患,竟然得到这样的结果!

【王恭撤走了。】

【没人知道,当永安站在城楼上,看到那支军队来了又走,最终还是留着司马道子把持朝政、继续祸乱民生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

【作为一个后来亲自体察百姓疾苦的皇帝,一个真将永安二字在收复山河后落实到民间的皇帝,那个时候应该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

【从接下来发生的种种看,有一个结论再清楚不过:】

【永安对世家,彻底失望了。】

她对世家,或许原本还有一线的希望,有着一点幼稚的固有印象,都在这一刻灰飞烟灭。

目睹王恭撤兵,一个声音也越来越清楚地响起在了她的脑海里。

要救自己,要救这个世道,权力绝不能从世家手中得来,更不能相信他们的良心。

还有一件事。

终有一日,她也绝不会放过这些人!

作者有话说:

这是原时间线的小爱的一个重要转折。

接下来就是天幕的小爱和现在的小爱都要各自干一件大事了(搓手.gif)

本章的这一部分,王恭退走,化用了他第一次起兵讨伐司马道子的情况,有一点改动。

【表至,内外戒严。国宝及绪惶惧不知所为,用王珣计,请解职。道子收国宝,赐死,斩绪于市,深谢愆失,恭乃还京口。】

第12章 012

“对世家彻底失望了”王珣口中自语,神色中是掩饰不住的慌乱。

他已经理解,琅琊王氏后来的灭族之祸,其中有一部分,到底从何而来。

若是没有世家的劝说与制衡,王恭在有人做内应的情况下,势必能攻入建康,将司马道子从掌权的位置上踢下来。就算皇帝还是个傻子,群臣一心,永安又有心报国,总比所谓的“内外制衡”好得多。

可现在呢?

当王恭退兵之后,司马道子也能有余力收拾那些“内应”,永安作为幕后黑手,势必要面对天大的麻烦。

是世家将他逼迫至此!

他将来得势掌权,怎能不报复回去。

司马道子得了车裂的结局,王珣又会如何?

眼见王神爱看向了他,王珣连忙辩解:“天幕上的情形说得简略,或许还另有隐情。”

王神爱努力克制住了自己唇边的一颤,低声道:“族叔,这话您不该跟我解释,该跟朝臣还有百姓解释。”

隐情?他有什么隐情!若是按照天幕所说,他当时都不在建康,是在王恭的军中

若非她此刻还需隐藏身份,是真想掰开王珣的脑子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想想先前她召集了北府军,也没从琅琊王氏那里得到军粮支持,又好像完全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世家的傲慢啊。

只有巴掌甩到了脸上,刀扎在了身上,才会感觉到疼痛。

就像现在,先前王珣还因诛杀司马道子,在众人面前挺着胸膛,现在却是半垂着头,只抬起一双眼睛,快速打量了一圈周围,不出意外地对上了几张欲言又止的脸,而后像是被烫到了一般,又瞧向了眼前。

他挤出了一句话:“太子妃聪慧,可有办法凭借天幕所说,找出那位永安大帝?”

“族叔。”王神爱轻叹一声,提醒道,“恕我直言,现在谁都可以去干这个杀人灭口的事情,唯独你不行。您没听天幕说吗?永安大帝亲自体察百姓疾苦,真将永安二字落实到民间,虽还没说到她到底做了些什么,但在外头,怕是已有些声望了。”

百姓比朝臣更觉天幕是神迹,这是不争的事实。

王珣却是被天幕盖章了,一度站在永安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