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65节(2 / 5)

恩。

飞玄真君随意点一点头,却又瞥了一眼闫阁老。以真君之聪明敏锐,当然看得出闫分宜那点不可言说的心思,只不过毕竟于己有利,也不必干预而已;如今话赶话说到这里,总得给首辅一个颜面,于是亲口点名:

“闫卿还有什么话说?”

闫阁老又能说什么呢?方才筹备的一番话已经被皇帝这猝不及防的反应尽数打消。只能无可奈何的找了个万金油的理由:

“如果要买巨木,经费上恐怕……”

“海防不是已经拨了几百万银子了?”皇帝不以为然:“不够的再说。”

此语一出,殿中连呼吸都暂停了一拍。各位重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可还清楚的记得,一刻钟前内阁汇报政务之时,仅仅为了几万两银子差池,皇帝可是将裕王阴阳了足足五句话呢!

不是,一边是斤斤计较的几万两,一边是手一松就放出去几百万,这偏心偏得是否太离谱了点?

到底谁是皇帝的亲儿子啊?!

当然,以飞玄真君万寿帝君的刻薄寡恩自私自利,父子上缘分的浅薄冷淡,恩宠上超过裕王其实并不怎么奇怪。但这种“钱不够再补”的大手笔,往年也只在道士们负责的重大修仙工程上能瞥见一二。可一个世俗出身的勋贵子弟,居然能和老登心心念念的修仙大业比拼恩宠么?

在场的重臣俯首垂目,一声不吭,心中只转着同一个念头:

——皇帝的脑子怕不是真被敲出毛病了!

第75章 金融

说实话, 老登的异常的确是吓人了点,吓人到穆祺总在私下怀疑老道士会在喝下一碗汤药后突然恢复往常,然后下一道旨意收回自己良心发现答允过的一切事情从摆宗的案例看, 他们老朱家不是不可能吐了吃,所以穆祺抓紧时间,拿到许可之后的当天下午, 就立刻派人去请来了与国公府素来相熟的意大利商人儒望, 约定要谈一谈木材上的大买卖。

这位儒望有泰西教会的人脉,依靠着宗教背景在各国都吃得很开, 也算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不然也混不到勋贵的圈子里。艺高人胆大,他想了一想, 慨然允诺了下来。

“既然是世子的话,我不敢推脱什么。但买木料毕竟是大生意,彼此还是慎重的好。”

“这一点还请放心。”穆祺微笑:“我们家是什么身份, 想必尊驾也很明白。国公的爵位已经是勋贵里一等一的了,当然不会丢这个脸,也绝不敢矫诏欺瞒;如果尊驾不信, 我还可以请闫分宜闫阁老会同作保——闫阁老现在可是内阁的首辅, 朝廷中排行第一的重臣!勋贵里的头头和文官里的头头共同的保证,还有陛下的圣旨在此,尊驾应该没有什么疑虑了吧?”

这一套小连招的确很有吸引力。而且东南亚最近的确也有点生产过剩的风险, 各大商行开出了上万英镑的价格悬赏能开辟商路的冒险家, 儒望思索良久,到底还是金钱的渴求占了大头, 一狠心答应下来了:

“世子这么说,我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请问世子要买多少?”

世子反问:“以你的门路, 我们能买多少?”

“以贵国的货币算,大概二十万两上下。”

“二十万两?”世子皱眉了:“这是否也太少?”

即使东南亚及天竺的木头格外便宜,二十万两也就只能买三五根木头而已;木头运到后还要晾干除湿防腐,辛辛苦苦的招揽木匠尝试建造大船由于海船荒废已久,这个过程怕还麻烦不小,如此折腾下来,怕不是七八年功夫才能整出一组可用的舰队?

七八年太久只争朝夕,更不用说顶上还有飞玄真君这种阴阳不定随时可能变卦的老登。穆祺思前想后,决定加一加速:

“二十万两银子太不值什么了,难道是南方的木头不够用了?”

“木头倒是尽有,就是担保金不够。”儒望有点尴尬:“以我的本金,最多也只能担保二十万两的贸易了……”

远洋贸易信用是最大的难题。远在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