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酌是当之无愧的万世之师,他理应拥有天下人的敬仰和拥戴。
或许千百年后,裴酌的名字还在被不断提起,而他只能留存在浩荡的史书中,等文人翻起。
不过,被人以“裴夫子的丈夫”的身份提起,也不赖。
不过,愈是狗血淋头的皇室秘辛,愈是被后人津津乐道,像他这样从一而终的皇帝,会不会融为紫微星裴夫子圆满婚姻生活里的背景板丈夫?
萧循好笑地思考了一会儿,甚至想做点什么,再留点名?
比如让裴酌把他休三次,再娶三次,足够在茶余饭后八卦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留个屁名,瞎折腾。
萧循翻了翻请求立后的一堆奏折,里面无一不把裴酌写得勤勤恳恳夙兴夜寐,萧循打眼一看,甚至还有迷糊的大臣把他和裴酌的事迹颠倒,明明是他在裴酌犯懒时给裴酌代课,让裴酌帮他在龙椅上坐着听政,写成了裴酌帮生病的皇帝的代理政务,两头跑,起早贪黑。
他们知晓皇帝不介意这点混乱,夫夫一体,你做的我做的,又有什么区别?
萧循提笔,专门写一篇夸老婆的文章。
论炫技夸人,没人比得上陛下的文采。
总不能在夸耀老婆这件事上,还输给一群大臣。
做一分,夸十分,何况裴酌本就做到了十分,那就夸到一百分。
赞美老婆令人文思泉涌,文采昭昭。
写好之后,和那些奏折一起打包,拎回家给裴酌看。
“立后乃是民意。”萧循深沉地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
裴酌怀疑是萧循指使蜀王天天当“猎头”,不然蜀王能在京城蹦跶这么久不被遣送回蜀?
何况陛下有过指使妹妹写同人文的前科,大宣的宣传口属实被陛下拿捏住了。
先润物无声,再紧锣密鼓,老百姓都接受了,突然又有人高调挖他们皇后,这哪里能忍?
裴咸鱼先看完大臣闭眼吹的勤奋,又脸皮发烫地看完萧循为他写的文章。
太过了……明明有些班是萧循上的,有些活儿是大孝子挂他的名干的,怎么全是他的功劳。
按照这上面的吹法,他哪有时间谈恋爱。
可他明明天天都跟陛下腻歪。
“改一改吧。”
萧循说不,他已经命人裱起来了。
其实裴酌距离皇后,就差一个正式典礼而已,裴酌懒得参加。
不过,既然复复和萧循都想参加,那他也可以陪同参加。
……
千百年后,后世,某论坛。
【标题:李涛,萧循和裴酌是纯粹的同事关系吧?】
楼主:平嘉七年上元节灯会,两人都在加班,我查证了一下,那天是周六,恰逢每月休沐,两人都不上班,也没有约会。
1L:你怎么知道,小情侣月下对酌叫你了吗?
2L(楼主):我当然是查史料得知的,后世整理的萧循的《与皇后书》里,记录了他这一生赞扬皇后的所有文章,里面有提到上元节,这一天裴夫子都在家里著述,时维正月,寒天料峭,炭火成雪,手指皲裂。
裴夫子写《大宣新法》,跟现代法律已经非常相近了,律法庄严,但萧循说这是一部充满仁慈的法律,赞扬裴酌“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注}。
这语气就够官方了吧?如果是夫妻,重点应该落在心疼老婆生冻疮了,而不是重点在律法上,这是合作伙伴的夸法。
还有,史书记载,裴复小时候贪玩,经常有裴夫子陪儿子玩耍的记载,说明裴夫子是喜欢玩的,但是他连上元节都不跟皇帝逛灯会。
萧循传下来的文章里,篇篇都在夸裴酌勤恳,几乎从早到晚工作,试问他如果真爱皇后,会让他这么辛苦吗?舍得吗?萧循自己也是著名卷王皇帝,他的眼里只看得到工作,这就是同事啊。
仔细想想,一个掌握技术,一个掌握权力,只有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