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节约使用食用油的问题。光是这一部分就讲了半个小时。叶满枝心说,看来得提前囤点棉布和食用油了。要不是原材料实在紧张,市长不至于反复强调这么多遍。之后就是提倡各大国营厂节约用电和节约用煤的问题。656厂的情况算是比较好的,因为承担着生产军用品的任务,厂里基本能24小时供电。其他工厂就没这么幸运了,动不动就会停电大半天。整个动员会开了一个多小时,叶满枝记了四页纸的内容。会议结束时,刘副市长习惯性地问:“哪个单位的同志还有问题?咱们一起探讨一下。”会上该讲的都讲了,一般不会有人提问,大家纷纷收拾纸笔准备离场。坐在最后一排的叶满枝赶紧高高举起手臂,怕人家看不到她,她还稍稍站起来了一点。刘副市长已经收拾笔记本了,经秘书提醒才发现最后一排有人举手。“嗯,后排有位同志举手了,这位同志是哪个单位的?有什么问题?”“刘市长,我是光明煤炉厂的厂长,我叫叶满枝!”叶满枝起身说,“您刚才介绍的内容让我深受启发,省煤省电确实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过,我觉得除了工业用电用煤要节省,生活用煤也要节省。我们光明煤炉厂最近生产了一种新型蜂窝煤炉子,是专门针对市里正在推广的蜂窝煤使用的。”“使用这种蜂窝煤炉子以后,点火速度快,洁净安全,能有效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概率。普通七口之家,每月至少可以节省1元钱的煤火费!”“刘市长,我们愿意配合市里的节约运动,推广使用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节省市里煤炭的损耗……”刘副市长听出她是来推销产品的,心里顿时哭笑不得。供销人员居然能混到市委的会议上来!他抬手压了压,笑着说:“这位小叶同志提的建议很好,除了工业用煤用电要节省,生活用煤用电也要节省。你所说的情况我了解了,这样吧,你先把这种新型煤炉子送给商业局和煤建公司的同志看一看,之后要如何安排,咱们再另行探讨。”叶满枝本也没打算让市长帮她推广煤炉子。有领导这句话她就知足了。她没在会议上纠缠,与市长对答了两句就坐下了。不过,她觉得这事得趁热打铁。从市委的会议上离开后,她回厂里提了两个新型煤炉子,当天下午就去了一趟市商业局。区教育局的大门有多难进,她是领教过的,所以,她也没对市商业局抱有太大希望。她打听了具体位置以后,先去了之前开会见过的副局长的办公室。被局长秘书拦下时,叶满枝笑容和气地说:“同志,我是光明煤炉厂的厂长,是刘副市长让我来的!”
第50章 扯虎皮拉大旗
陈征给张副局长当了三年秘书, 在识人看人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除了本单位的同事,来办公室面见张局的,通常只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商业局下属八大公司, 诸如糖酒公司、百货公司、煤建公司等单位的负责人。第二种是同级合作单位, 诸如市供销总社、市物资局等单位的领导。第三种就是想走门路办事的关系户。面前这位叶满枝同志, 显见是第三种情况了。作为领导秘书,陈征要提前了解情况, 让领导心中有数, 所以, 他先旁敲侧击地打听起对方与刘副市长的关系。叶满枝不敢跟市长攀关系, 特别老实地说:“我们厂生产了一种新型蜂窝煤炉子, 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煤炭开支。刘副市长让我将煤炉子送到商业局来,探讨出推广方案以后,配合市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刘副市长的原话是, “先把煤炉子送给商业局和煤建公司看一看, 之后要如何安排,咱们再另行探讨。”叶满枝觉得这样效率太低,便擅自做了小小的艺术加工。听了她的介绍, 陈征心里有点拿不准了。他接待的关系户不算少,其他人多少会暗示一下自己与领导的关系。这位叶同志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他完全没想过对方有可能扯虎皮拉大旗。那可是副市长!他当了这么久的领导秘书,从没见过哪个小干部敢把市长的虎皮, 扯到局长面前来。毕竟这是一个电话就能核实的事情。思及此, 陈征让叶满枝在外间稍等,往市人委打了一通电话后,进门将情况与领导汇报了。张副局长一边往文件上签字, 一边问:“她带了哪个领导的条子来?”“没有条子,据说是刘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