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剩下的工资她就干攒着,平时吃老叶喝老叶的,其实没啥花销,最大的开销就是储藏在地窖里的那些东西。她把自己的存折拿出来,又去翻吴峥嵘的存折,一共三张。一张定期三年800块,一张定期一年500块,还有一张活期150块的,一共1450块。叶满枝对他的这些存款并不吃惊。他的津贴高,还出版过图书,尽管只有一本收了稿酬,但那书瞧着字数不少,按千字标准给稿酬的话,应该不比她那本服装图书少。而且那种实用的工具书,可能还会再版刊印,超过定额的话,后续还会有稿酬。叶满枝在心里说,也还好啦。他津贴那么高,平时又没啥开销,听说她公婆还会在吴峥嵘成年前邮寄生活费给他。攒下这些钱,其实不算多啦!然后她就在旁边装现金的糖盒子里,看到了一厚沓50块面额的公债券。她已经卖过两年公债了,对这玩意并不陌生,随手一捏就知道,这些公债大概有一千块。而后她快速清点了一下,果然有一千块!“吴峥嵘,你怎么买了那么多的公债啊?”叶满枝扯着嗓子喊。兑付公债要凭号码抽签的,他买这么多,不知要等到哪年才能兑付。吴峥嵘在给相框安装支架,随口说:“我在厂里只买了四百块的,剩下那些是怎么回事,你自己琢磨。”叶满枝琢磨了一会儿,哦,好像是帮她完成公债任务来着。第一年买三百,第二年又买三百。好吧,叶满枝把自己那一百块公债券,跟他的放到了一起。夫妻俩存款还算充裕,定期存折暂时不能动,活期一共有320块,这些应该够买照相机了吧?叶满枝将找门路购买照相机的任务交给了吴峥嵘。也许是即将拥有照相机的好心情,让她突然茅塞顿开了。次日早上做完早操以后,叶满枝并没直接去单位上班,而是先往邮政所跑了一趟。“三嫂,你先别去送报纸,”她将黄大仙拦住,“我跟你说点事。”“什么事非得早上说!”黄黎送报有时间限制,她还着急走呢。“好事!”叶满枝开门见山道,“咱街道不是要开一家服务站嘛,原本我们打算只搞餐饮服务,但是只卖面食的话,可能用不了那么大的场地,所以我就寻思,反正是便民服务站,不如就多增加几个经营项目,比如卖点图书和报纸杂志什么的。要是能把我们服务站当成你们邮政所的一个代销点,也能给你省下不少麻烦,到时候我们可以找人帮忙送报纸。”商业局能把饭店收拢过去,但如果给服务站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经营类目,商业局总不能把邮局、书店、保险、银行业务什么的,全都抢过去吧?
第78章 白案技能竞赛
街道搞的这个服务站, 对黄黎来说没什么稀罕的。后世的各种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站,她也见过不少。但是时间倒推六七十年,叶满枝能在百废待兴的50年代, 提出综合服务站的设想, 委实让她有点刮目相看了。关键是, 代销点可以帮忙送报纸的提议,令她特别动心。邮政系统是邮发合一的, 不但有邮递业务, 也有报刊发行业务。黄黎去年刚当邮递员的时候, 投递压力并不特别大, 只要当天能将信件和报纸送到居民手里就行。可是, 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大搞劳动竞赛,他们邮政系统也没能例外。市局刚组建了一个“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早班投递段”,保证让全市200多个单位在7点之前见到当天的报纸。黄黎就好死不死被拉进了这个早班投递段。与另一位同事, 轮流为光明街附近的9家单位送报纸。她刚穿来的时候, 原身的身体条件并不好,消瘦畏寒,痛经的症状特别严重, 她养了两年,每天骑着自行车晒太阳、做运动、补充营养,好不容易有了些起色, 可以要个孩子了, 又被分去了早班投递段!如今是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冰天雪地的, 天还没亮就得骑车送报纸,万一摔成流产, 对身体的损伤是不可估量的。叶满枝说:“嫂子,你跟我哥不是准备要孩子嘛,就算不能从邮递员转成文职,能少做一点工作也能少操劳一些呀,你考虑考虑,替我跟你们所长探探口风吧。”黄黎想要孩子,但嘴上从来没说过,对生孩子的态度一直是比较淡的。她狐疑地问:“你听谁说我想要孩子?”“我三哥说的呀,她说你可想要个孩子了,还为孩子画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