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3 / 55)

子,先让他在马路上为自己拍了一张,算是暂时将人安抚住了。而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珠江,搭乘摆渡船,欣赏沿岸风景。良宇再次嚷嚷着拍照的时候,叶满枝选了一个以疍家人渔船为背景的角度,吴峥嵘帮小朋友调好高度后,走到她身边站好。两人终于拍了旅行中的第一张合影。见状,叶满枝忍不住问:“你那么用心教良宇学摄影,不会就是为了这一刻吧?”他俩之前都是相互为对方拍照的,基本没有让路人帮忙合影的机会。大家怕把照相机弄坏了,通常会摆手拒绝。“嗯,这小子挺聪明的,还喜欢摆弄照相机,你觉得我把他直接带到岛上去过暑假怎么样?”摄影师既然已经培养出来了,总不能用一次就算了。

第81章 小夫妻上岛了

叶满枝很快就惊喜地发现, 胖墩墩不但能当摄影师,还能兼职翻译和向导。别看人家年纪不大,但人家能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在良宇的带领下, 叶满枝和吴峥嵘走街串巷, 把胖墩本人亲自认证的美食一一尝过。最重要的是, 叶满枝因此买到了一百斤干河粉!这次出远门,她把家里的全部现金都带在了身上, 还额外跟五哥借了一百块周转。除了想满足口腹之欲, 还想利用“给家人朋友送礼”的借口, 多储备一些物资。按照她的计划, 到了南方要多买些海鲜干货, 便宜、易保存,还是荤菜。可是发现广州的国营饭店不要票以后,她又动了别的心思。当初滨江的国营饭店不要票时, 相应的粮食制品, 比如挂面、鲜切面也不要票。她让良宇小朋友帮忙询问供销社售货员,听说柜台边摆放的那些干河粉也不要票以后,果断买了一百斤。良宇还体贴地帮她跟售货员解释, 小舅和小舅妈是外地来的,想带河粉回家给亲戚们尝尝。“小叶主任,”吴峥嵘被媳妇的大手笔震惊了, “你买这么多河粉干什么?河粉是大米做的, 爸妈他们未必吃得惯,买十来斤给大家尝尝鲜就够了。”北方习惯吃面食,供销社从没卖过河粉。“我觉得好吃的东西, 我爸妈肯定也觉得好吃。刚才吃的炒河粉和汤河粉都不错呀,反正都是粮食做的, 有什么吃不惯的。”叶满枝拍拍他的肩膀,“就是要辛苦军代表同志,到时候还得指望你把这一袋子河粉带回滨江去。”吴峥嵘劝不动媳妇,也不打算扛着河粉回滨江。从供销社出来以后,他直接走进对面的邮局,办理了邮寄。“还是你有办法!”叶满枝一边表扬军代表同志,一边在单子上填了自家地址。邮寄的速度极慢,等他俩结束旅行返回滨江时,这个包裹可能还在路上呢。不过叶满枝并不嫌它又贵又慢,将一百斤河粉寄出以后,经过另一家供销社的时候,她再次买了一百斤干河粉。吴峥嵘:“……”

河粉好吃到这种程度吗?他媳妇只是吃了一盘炒河粉,就要采购两百斤干河粉回家……叶满枝只当没见到他的古怪眼神,硬着头皮再次去邮局办理了邮寄。这回她多长了一个心眼,以防这么多粮食被人中途截留,她将一百斤的河粉分成三个包裹,地址分别填了16号院、老叶家和五哥家。让人一看就觉得是给亲戚邮寄的。当她经过第三个供销社,还想故技重施的时候,吴峥嵘终于看不下去了,劝阻道:“总吃河粉你不嫌腻吗?”“不腻啊,米饭馒头也是天天吃的,怎么会腻?”叶满枝腹诽,这可是正经粮食,能填饱肚子就是对它唯一的要求。她其实也不想这样大费周章,采购几百斤河粉回滨江,加上路上的运费和损耗,并不比在滨江本地买挂面便宜。可是,这是她目前能找到的,唯一大宗采购粮食的机会!她之前储备的那些粮食,只能暂时放在地窖里,但这些干河粉在吴峥嵘面前过了明路,就可以大大方方放在家里保存了。吴峥嵘不知她在想什么,沉吟一阵后,建议道:“两百斤河粉够吃很长时间了,要不你买点排粉吧。”好歹能换换花样。“……”以为还要浪费一番唇舌的叶满枝惊喜地问,“你怎么不阻止我啦?”“你喜欢吃就买吧。再说,在家多存一些粮食有备无患。”对于粮食的问题,吴峥嵘有自己的考量。粮食统购统销限量供应,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之前只在几个省市试点推行,现在却是全国所有城镇都开始使用粮票了,而且对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