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9 / 54)

大家都需要时间学习。”“另外,我还想跟委员会提个建议,”叶满枝也学着人家那副目不斜视的样子,“咱们的工厂有教学任务,生产安排要与教学任务结合起来,但咱们如今的情况是,教学由系里领导,生产由厂长和车间主任安排,这样很难统筹规划。尤其咱们三个年级的课程时间存在冲突,偶尔有老师还要调课、加课。主抓生产的副厂长,不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课程调整通知,导致车间里经常出现几个班级撞车的情况。所以,我提议,请系里认真考虑一元化管理的可能,厂长或生产副厂长,以及车间主任,应该由系主任或教师兼任……”众人:“……”大家又把目光从叶满枝身上,转移到了厂长马洪亮、生产副厂长石磊身上。要是真的让系主任或老师兼任厂长、副厂长,那他俩岂不是要被撸了?

第104章 再反击

叶满枝的发言结束后, 会议室里沉寂了很长时间。大家喝水的喝水,做笔记的做笔记,暂时无人接话。她这个问题提得挺不客气, 搞不好就要把厂长和生产副厂长全都拿下了。学生之间很少遇见这种真刀明枪, 火花四溅的情况。但她提的问题, 又是真实存在的。工厂开工两个月,生产安排与教学任务确实结合得不太好。在场的师生都有切身体会。尤其是几位技术课老师, 对此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技术课虽然注重实践, 但也不是每堂课都要下车间的。有时在教室里讲理论, 有时在车间现场教学, 具体安排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灵活掌握。如果厂里有个教师坐镇, 大家只需要每天早上在教研组会上提一嘴教学安排,就能合理分配车间的使用权了。可是系主任想锻炼学生,系办工厂的所有重要职务都由学生把控。双方对接不及时, 难免耽误教学进度。动力学的许老师不理会学生之间的暗流涌动, 既然已经有人点出了问题,他当然要趁机提一提。“教学撞车的情况发生不止一次了,几乎每个礼拜都要上演一出抢车间的戏码。抢到了还好, 抢不到的班级就要原路返回教室去上课,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心态,系里确实应该管一管。”“许老师说得对, ”另一位老师跟着发声, “我上个月就跟石磊和一车间的刘爱国反映过相关情况,石磊说派个专人给教研室,每天询问教学安排。刘爱国也给我出了一个主意, 让系里给工厂安装一部电话机,以后有事电话联系。”“这俩主意一个要浪费人力, 一个要浪费物力,”许老师与他一唱一和道,“我看都不如从教研室挑个教师在厂里兼任职务划算,人力物力都省了。”又有一位老师加入讨论说:“既然已经提到车间的问题了,那我也说一嘴。机械厂目前的管理还是比较混乱的,工具材料乱丢乱放,废品率高,有的学生连自己每天有多少生产任务都不知道……”叶满枝听着几位老师的讨论,没再接话。她是负责安排生产计划的,其实很早就发现了车间里的问题,但她一直没提过。一方面,车间的工作不归她管,她贸然给人提意见,有挑事的嫌疑。另一方面,就像她之前说的,工厂刚成立,大家都是新手,应该给大家留出足够的学习和适应时间。系办工厂与校外工厂相比,对学生要更包容。但是,她包容了别人,别人却不肯包容她!石磊是副厂长,没有身份上的顾忌,可以对所有科室和车间提意见。他如果真的出于公心,就应该提前与计划科沟通,而不是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公然在会议上挑她的刺。这让她有种对方一直在默默搜集她把柄的感觉。既然石磊不给她留面子,那她也不用给石磊留面子了。反正情况已经挑明了,就看系里打算如何决定吧。苗主任记录了师生们提出的意见,但并没有当场给答复,只说还需要去厂里亲自调研,了解一下实际情况。会议结束后,马洪亮有事率先离开了,石磊只能找另一个副厂长陈莹商量。“苗主任不会真的让老师兼任厂长吧?”陈莹:“不好说。工学院机械系那边也开了工厂,厂领导全部由系主任和老师兼任。咱们工业经济系有专业优势,调干生又比较多,苗主任才让学生负责管理工厂的。”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石磊直觉事情的走向不太妙,忍不住低声抱怨:“这个叶满枝也太能搅事了,让老师兼任厂长,对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