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宣传了好长时间,据说当初在北京公演的时候,万人轰动。叶满枝想让闺女也体验一下首都小朋友的快乐,于是买了两张票,陪她看儿童剧去了。这孩子平时只能通过收音机里的《小喇叭》,听一些儿童故事。今天第一次看儿童剧,把她眼睛都看直了。反派老猫在观众席乱窜的时候,她跟小朋友们一起嚷嚷“抓住老猫”。两个小时的儿童剧看下来,嗓子都喊哑了。叶满枝决定带这个小土包子彻底开开眼,从剧院离开以后,又带她去中国大街逛了百货商店,在吴峥嵘当年求婚的那家西餐厅吃了午饭。大手大脚花了十多块钱,终于心满意足地带着直打瞌睡的小崽,回了她在新城街的小院休息。院子的大门半掩着,叶满枝推门进去时,姥姥姥爷正在菜地里摘豆角。她将孩子抱进屋里睡觉,重新返回院儿里说:“姥,你这菜地伺候得不错呀!”“哈哈,今年的雨水好,菜长得不错。”叶满枝拿了把椅子给她坐,又问:“怎么只有你俩在这边干活?我哥他们咋不来帮忙?”“他们在家盖房呢!家里乱糟糟的,我跟你姥爷出来躲躲清闲。”“怎么又盖房啊?前几年不是盖过一次嘛?”姥爷家其实挺大的,那院子是他当年刚来滨江时置办的,生了五个孩子都住的下。后来常月娥四姐妹相继出嫁,那房子就更宽敞了。大舅生了四个儿子的时候,姥爷还挺高兴的,声称老常家以后只娶媳妇,没有嫁闺女的烦恼。然而,孙媳妇娶进门以后,又开始生重孙子。叶满枝的每个表哥,至少有两个孩子。老常家的大人孩子加起来,有二十多口人,最大的孩子都十六了。即使二表哥搬去了单位福利房,那院子仍不见宽敞。甚至还得在院子的空地上另外加盖两间房。叶满枝摘了根黄瓜,在水桶里洗了洗,劝道:“我看你俩别在家里挤着了,直接搬到我这里来住吧。反正两边离得不远,即使住过来,也不耽误我大舅孝顺你们。”“那不行,我自己有家,哪有住在外孙女家里的?”姥爷背着手不同意。“嘿,你家不是挤着难受嘛,我这房子又一直空着。”叶满枝往院子里指了指,“你们住进来,既能帮我看房子,又能就近伺候菜地,还能住得舒服点,有啥不行的!”这两年城市物资供应紧张,姥爷和大舅在她这院里开辟了两块菜地,夏秋两季基本不用买菜。姥爷仍是不同意。他连女儿家都不住,更何况是外孙女家呢。叶满枝低声说:“当年的私房改造我没参加,推说毕业以后可能要自住。但我如今工作都分配好了,哪还有借口继续推托。现在城里住房多紧张呀,我是干部,空房不挂靠到房管所不好。”“真的啊?”姥姥问。“我骗你们干啥?”叶满枝言之凿凿,“你俩就搬来住吧,帮我守着房子。当年我买房的时候,你还给我出了一百块钱呢,否则我哪能凑齐买房的钱啊!”姥爷仍是不同意,“不行,虽说这房子是你的陪嫁,但也得照顾姑爷的想法……”“吴峥嵘没意见,前年你们来种菜的时候,我就跟他商量过这事了,是你俩一直死犟着不肯来住。”叶满枝在黄瓜上啃了一口,笑嘻嘻道,“咱这院子就俩屋,你们住大屋,小屋给我留着,我偶尔还能带孩子回来陪我姥住几天。有你们帮我照看院子,我也不用惦记院儿里那两棵果树了。”她比较心疼自家姥姥,住了几十年的大房子,上了年纪以后,居住环境反而越来越逼仄。家里那么多孩子,整天闹哄哄没个消停。姥姥被她说动了心,爽快道:“老头子不来,我就自己来住,先让我躲躲清净再说。我住边上那屋就行,你那屋给你锁上,不让那些混小子进去祸祸。”“行啊,我姥爷要是不来,就让我大舅妈陪你住。”*叶满枝回家以后,跟自家亲妈交代了一下事情经过,算是解决了没参加私房改造留下的隐患。常月娥了解情况后,交代她用心在大衙门上班,然后特意往娘家跑了一趟,直说那房子是叶来芽给老两口养老的,其他人可不许惦记。二老百年之后,房子还得还给她家来芽。叶满枝对亲妈的战斗力十分信服,后续事情交给常月娥以后,她就回大衙门用心上班了。夏竹筠夏处长在新的一周,组织了一次处室工作会议,化轻工业处的所有干部都必须出席。总结和安排了近期的工作以后,夏处长对所有人说:“1953年,咱们省里成立了轻工业
第43章(10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