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琢,哎,说起来就让人嫉妒。吴大博士前天就完成了在上海的工作,为了不让吴玉琢在上海耽误事,吴博士将小崽带回了滨江。这倒没什么,关键是,这父女俩是坐军用飞机走的!叶满枝长这么大还没坐过飞机呢,她家小崽居然先一步坐上了飞机!等她搭乘火车,千里迢迢返回滨江时,这父女俩已经到家将近一个礼拜了。吴峥嵘在火车站接到了媳妇,并且向她透露:“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有言现在不太一样了。”“怎么啦?”叶满枝问。“进步了,”吴峥嵘唇角的弧度越来越大,“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叶满枝以为这所谓的进步,就是学习进步,或是自理能力的提高。然而,当她回到军事学院的家属院时,远远就瞧见了她闺女站在大门口,身后背着一柄木枪,小细胳膊上带着一个挺大的套袖,站在执勤的小战士身边。等到双方的距离拉近以后,她才发现闺女胳膊上戴的不是什么套袖,而是一个红袖箍。“宝宝,你站这儿干嘛呢?”“我站岗放哨呢!”吴玉琢骄傲地答。叶满枝忍不住笑问:“你站什么岗啊?”“妈妈,你别跟我说话了,放哨不让说话。”吴玉琢违背了执勤纪律,偷偷摆手说,“妈妈你先回家吧!”吴峥嵘很支持闺女的工作,配合地发动摩托车,将好奇的妈妈带走了。挎斗摩托车走出挺远,叶满枝还在回头张望呢。“到底怎么回事啊?她身高还不到一米,站什么岗,放什么哨?”吴峥嵘透露道:“吴玉琢同志刚刚成为青年街儿童团的正式团员,今天有站岗执勤任务。”叶满枝惊讶地问:“她居然能加入儿童团?她年纪太小了吧?”儿童团跟少先队差不多,但是接收的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一般是小时入儿童团,大了入少先队,再大就是共青团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加入儿童团的,军事学院所在的青年街公社组织了儿童团,能入团的孩子只有三四十人。叶满枝对这个儿童团不太了解,不过她之前在大院儿里见过带着袖标的孩子义务劳动,看年纪应该有七八岁了。吴峥嵘再开口时,语气里满是笑意,“儿童团选人挺严格,但有言去过上海,参观过发行《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版社。她在大院里天天给小朋友讲上海见闻,还说自己是革命接班人,儿童团团长听说以后,亲自把她招进去了。”叶满枝:“……”他们这次在上海的时间不算短,谈资还是很丰厚的。而且她家小崽的记性挺好,为了回家给哥哥和小姐妹讲她的经历,还特意用狗爬字写了日记,要是让她尽情发挥,她能叭叭三天三夜。小崽加入了儿童团,那确实是进步了。吴玉琢的站岗执勤时间是一小时,叶满枝回家洗漱好,吃过晚饭以后,终于等到了完成任务的吴玉琢同志。“宝宝,你这个木枪是哪来的啊?”叶满枝之前也见过小孩巡逻,人家好像没配枪呀。吴玉琢将木枪从自己身上取下来,珍惜地挂在了“横渡滨江”的小红旗旁边,兴奋地说:“爸爸给我做的枪!我爸爸说站岗放哨都得有枪,没枪不像样!”“……”叶满枝在男人的小腿上踢了一下,埋怨道,“她本来就矮,你又给她挎一把枪,万一被压得不长个儿呢!”吴峥嵘无所谓道:“她又不用每天站岗,只背一小会儿能有多重。让她背一把枪,磨练一下革命意志。”吴玉琢附和:“对呀,我要磨练革命意志的!雷锋叔叔就当过儿童团团长,我好好表现,以后也能当儿童团团长!”叶满枝:“……”
她闺女真是太进步了!*吴玉琢加入儿童团,让这趟上海之行的含金量持续飙升。“那个双人间也不算是白白浪费了。”叶满枝回单位销假时,还在回想昨晚吴大博士搂着她说这句话时的表情。看得出来,吴峥嵘对他闺女的进步还是欣慰多过好笑的。叶满枝心里真的很好奇,面对背着一把长枪的吴玉琢时,他是怎么忍住不笑的。反正她忍不住,从挂着枪的墙边经过时,她都想笑。叶满枝销了假,回办公室询问这大半个月厂里有什么最新动向。“人事科那边开始招工了吗?”周如意说:“招工启事已经张贴一个礼拜了,但是牛厂长出差还没回来,人事科还没定下具体的考试时间。”叶满枝在心里叹口气。食品厂就这样,牛恩久攥着人事权,他不在家,人事科连招工计划都要向后推迟。她给老叶打了电话,听说去三线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