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一些,但是不可能所有人的衣服都一样呀,做新衣服又没有布票。大家商量了一下,索性就穿工作服吧,反正我们都要下基层劳动的,大家都有工作服!”皮玉珍附和道:“这样穿整整齐齐,挺好的!”其他男领导:“……”你们倒是整齐了,但我们咋办?男同志被女同志衬托得,有点不贴近群众呀!牛恩久想说说叶厂长,但是叶满枝之前问过他服装的问题,他说只要服装得体就行,女同志不必与男同志穿同样款式的衣服。他想着叶满枝是年轻女同志,平时穿衣打扮也不是那种特别稳重型的,人家年轻人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年轻人穿了工作服……牛恩久看了眼手表,距离出发时间还有几分钟。他当机立断对穿干部服的人说:“既然大家都穿工作服了,那咱们几个也换一下,让队伍尽量看起来协调统一。”十多人呼啦啦地跑回办公室换装。于是,当滨江第一食品厂的方阵走进一眼望不到头的游行队伍时,就是整整齐齐的白色方阵。而且每人手里都拿着两款产品,与那些扛着模型的工厂截然不同。人家挥舞彩旗、毛巾、花束,他们挥舞罐头、汽水、饼干、糖果、面包……队伍中间有两个负责敲锣打鼓的男工人,其他人则不断喊着口号。走到市人委的时候,牛恩久和蒋文明高举着“滨江第一食品厂”的牌子。叶满枝和陈谦则扯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永站排头”的标语。大家口中喊着:“跑步学大庆,年年迈大步,一步一层天,步步攀高峰!”叶满枝喊得可大声了,今年食品厂增加了三十多种新产品,还搞到了日本汽水生产线,可不是步步攀高峰嘛!其他单位的人,望着他们这个队伍,不由感叹道:“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那家食品厂居然能拿出那么多种产品!”食品厂的队伍服装统一,有标语有口号,还人人举着两种产品,花花绿绿的,红火热闹,成功得到了不知哪家报社记者的特写镜头。见状,叶满枝赶紧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顺便将手里的酸黄瓜罐头往旁边挪了挪,以免被罐头挡住了脸。全市的群众游行一直持续到下午,当晚还在人民公园燃放了烟花。叶满枝和吴峥嵘也带着闺女去凑了热闹。但她心里总惦记着记者拍的相片,次日去上班就将当天的报纸全都拿了过来。查看报纸上是否有关于第一食品厂的报道。“如意,报纸只有这些吗?”周如意点头,她知道厂长在找啥,但是今天的报纸上确实没有关于第一食品厂的特别报道。《滨江日报》用大篇幅介绍了昨天的游行盛况,只在介绍游行队伍的时候,提到了滨江第一食品厂,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报道了。图片报道也没有。叶满枝内心有点遗憾,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全市那么多企业参与游行,十几万人一起上街,哪有那么多篇幅一一报道啊!没有就算了,叶满枝将报纸收好,不再做上报纸的美梦。然而,又过了一天,她下班回家的时候,吴峥嵘却突然喊了她一声“小叶女工”。“乱喊什么呢?”叶满枝飞过去一个眼刀,“不许给我起外号!”她只是穿着工作服参加了一次游行,吴大博士就开始给她起外号了。女工怎么啦!她本来就是工人阶级出身,她光荣得很!见她并没给出预期的反应,吴峥嵘停顿片刻,问:“你还没看报纸呢?”“看了呀。”吴峥嵘问:“没看今天的《人民日报》吧?”“还没来得及看呢。”叶满枝平时比较关注本地报纸,每天都按时阅读《滨江日报》和《滨江晚报》,了解本地动向。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类全国发行的大报,通常是积攒几天一起看的。他们家订了《人民日报》,听吴峥嵘这样说,她就找出今天的报纸翻看起来。在第三版上,有一篇题为《全国各地盛大集会游行欢度国庆》的报道。“据新华社一日讯 今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滨江、武汉、成都、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鞍山、兰州、南京、杭州、福州等地人民分别举行盛大集会和游行,隆重、热烈庆祝……”这类报道,叶满枝通常指看个标题,大致浏览一遍。但是,因为今天的图片特别多,她格外留心了一下。她这一留心不要紧,一下子就在下方的一张图片上看到了她跟余总工的脸!她俩当时站在游行队伍的第一排,而且比较靠边。照相机的镜头照过来时,她俩是最先入镜的。
第46章(28 /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