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33 / 52)

3分钟的新闻,播给北京和中央的同志观看。电视新闻播出那天,叶满枝打开刚下生产线的50台电视机,组织全车间的工人收看了转播的新闻。力求让每个人都能看清电视画面,在新闻里找到自己的脸。“啊啊啊啊,我上电视啦!”女工班组的年轻姑娘们激动地喊。“我也看到我自己了!”“哈哈哈,我的工位就在叶主任旁边,记者采访叶主任的时候,一直能看到我!”“还有我,虽然没找到脸,但我看到背影了!那个位置就是我的!”大家平时在家属院的电视室里收看新闻,见到的都是领导干部,或是各个行业的翘楚,从没想过有一天能从北京新闻里见到自己的身影。“咱曙光厂太光荣啦!”车间主任趁机动员道:“咱们越出名,越要严格要求自己,降低电视机次品率,让全国人民领略一下咱们曙光厂的军工质量!”“好!”电视机车间的工人们精神振奋地一起拍手鼓掌。大量的宣传报道,在提高曙光厂知名度的同时,引得全国各地的供销人员蜂拥而来。凡是开通了电视台的省市,都派了采购员来滨江联系电视机货源。安阳县的所有招待所都被全国各地的采购员住满了。采购员的职级不高,其实不需要厂领导出面招待,但这年头能出来跑供销的人,哪个不是有门路关系的?本省领导的条子、兄弟单位的条子,还有外省市领导的条子,能装满叶满枝的抽屉。这还不算每天不间断的各种电话。国内能规模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实在是太少了,他们当地的工厂年产量才几千台。与其在本地等一年也未必能拿到货,那还不如来曙光厂外面等几天呢!叶满枝无奈道:“同志们,我们厂只负责生产,销售的事由商业部门负责,大家别在厂里堵着了,还是去商业局调货吧!”“呵呵,叶主任,我早就打听好了,你们每年的生产任务只有28万台,但是报纸上说你们的年产量能达到30至40万台,超出计划的十来万台,可以由你们厂自行寻找销路吧?你别找了,就直接销给我们!”叶满枝:“……”

早知道她就不说大话啦,说什么30至40万台啊!其实只有30万台。哎。叶主任每天忧愁并快乐着。望一眼厂门口不间断进出的车队,她在心里默默做着打算。如果生产线仿制成功,就在交付广州和天津的任务以后,对厂里原有的那条半自动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到时候两条生产线同时开足马力,电视机年产量至少能达到50万台!*自打产品销往全国,叶主任几乎每天都要在单位加班。唯一能给她慰藉的是,曙光牌电视机的反响还不错,省里准备将“国营滨江曙光机器厂”的名字报送中央。曙光厂今年将代表全省的企业角逐“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叶满枝在厂里组织人手编写报奖材料,下班回家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有言怎么还没回来?”“开会去了。”“又开什么会?”叶满枝不满道,“她是学生还得写作业呢,你就不能代表咱家出席一下?”吴峥嵘无辜道:“我也是下班的时候,在院儿里碰见他们开会的。”“好吧,”叶满枝问,“又开什么会啊?”吴峥嵘一字不差地背出居委会主任的原话,“为了用社会主义占领街道文化阵地,咱们家属院要建立社会主义大院了!跟北京的向阳院看齐!”“……”公社和居委会每天的花样太多,叶满枝索性不再问了。她换了衣服,洗了澡,香喷喷地跟吴峥嵘挤在一起看书。院门突然被推开,代表全家去开会的小吴同学气哼哼地走了进来。“咋啦,闺女儿?”叶满枝笑着问。“刚才院儿里开会,咱家被批判啦!”叶满枝吓了一跳,连忙坐起来问:“怎么回事?不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大院吗,为什么批判咱家?”“社会主义大院要组织思想政治学习,开展革命大批判!居委会组织大家互相批判,有人就提到咱家了!”吴峥嵘放下书,蹙眉问:“咱家有什么可批判的?”“我们同年级的冯峰说你俩都是干部,推崇享乐主义,不勤俭节约。”叶满枝被气得爆粗口了,“狗屁!咱家哪里享乐了?我每周吃三天的忆苦饭,这叫啥享乐主义?他们有啥证据说我享乐?”她跳下床,趿拉上鞋子就要出去找人理论。吴玉琢拉住她说:“大会都散场了,你现在去也没用呀!那个冯峰就是看我不顺眼,说我的衣裳没有补丁!”夫妻俩这才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