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好。”晁柠附身敲了下键盘,唤醒电脑屏幕。

房间只有一个座椅,内容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讲清的,晁柠觉得自己站着跟他讲不方便,看了看房间,床的一侧有个小沙发,沙发前还有个小圆桌,她便将电脑抱过去,自己坐下后也叫他坐过来。

于是两人隔着一拳的距离紧挨着坐在小沙发。

晁柠打开了一个PPT,一边展示一边给他讲解。

“我们要构建一个新兴产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文总的公司属于这个新兴产业的佼佼者。所以我们跟他们深度合作,他们除了给我们提供经费,还给我们提供样本数据,前两个阶段我们已经成功拟合出了近似的模型,第三阶段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再纳入几个变量,构建出综合的模型,之后可以用这个模型来作产业结构分析,经济预测等等。”

“文总出钱出数据,得到的回报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会第一时间跟他们分享,为他们解读报告,并且帮他们根据这个模型去优化资源配置,以及预估效益。”

“现在呢,他们愿意继续支持我们第三阶段的研究。但条件是不许我们发表论文,他们想要买断我们的研究成果,出价还不低。”

“但我们课题组的初衷是构建模型,发表论文,我们利用他们的数据来拟合和验证模型,经费倒无所谓,样本数据才是关键。如果他们不肯提供,我们这个研究就黄了。”

虽然前面两个阶段已经完成,有数据也有理论成果,硬要发文也能发。但是他们都明白,目前研究只走到了半山腰,出来的半截式论文,他们宁可不发。

晁柠也跟易临勋说了下企业担心数据披露的问题。因为存在时间差,这个不会有很大影响。但文总始终不告诉她真正的原因,搞得她无从下手。

易临勋听完便知道了文总打什么算盘,“他们并不是担心数据披露,同行业里大家的数据值基本在一个范围内,你数据很漂亮,摆出来同行看了也只能眼馋,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你们的研究很有价值,他们想借此做强做大,不让你们发表是怕竞争对手利用你们的模型来追赶他们。还有,如果通过模型应用去作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那么大家看到这是个蓝海市场,势必会吸引资本纷纷入局。到时候市场竞争白热化,文总他们的处境就难了。”

听他一说,晁柠如醍醐灌顶。

怪不得这么壕气地砸钱出双倍违约金。怪不得说商业上的事情她不理解,怪不得当听到她说论文不能发研究就不做了的时候文总顿时不淡定了,原来如此。

但问题又来了,他们把控着项目的命脉,也就是数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数据就没有研究成果。虽说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终究是课题组低他们一头。

“所以我说,不行就换一家合作方。”易临勋指点道。

晁柠瞪大眼睛,震惊脸。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格局瞬间打开了,这是晁柠当下的感受。

虽说跟行业的头部企业合作是最佳选择,案例典型,理论也更具说服力。但是,最佳选择不代表是唯一选择。他们已经手握前期的研究成果,找第二梯队的企业谈合作,简直是轻而易举。

联想到文总此前的各种操作,她瞬时清醒了,忍不住冷哼一声,“文总这个精明的老狐狸。”

其实她只要坚决表示不接受买断论文,压力就会一直在他们那边,她跟文总周旋了一晚上,以为说动了文总令他松口了,那张房卡是机会的象征。实际上她被愚弄了,假如夜光补课后,结果如她的愿,她为此感激文总,那她可真是个大傻子,被人骗了还对人感恩戴德。

“现在也不用真的去物色新的合作方,我敢说,文总最后还是会来求着继续合作的。”易临勋说道。

“我知道,他们不会放任我们跟别家合作的。”晁柠笃定地说,那样无异于是让他们辅佐一个竞争对手,文总没那么傻。

晁柠算意识到了,她之前觉得进退两难,是错把文总公司的数据当命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