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工作的事情,很快就敲定了,宋宇宸出差的第五天,许清欢便把工作卖了。

还是一千块钱,只是户口什么的还得暂时挂靠在食品厂,等到宋宇宸办手续的时候,两人一块迁回京城。

有李建国的关系在,宋宇宸自然还是调回京城汽车队。

没有了工作,不用每天忙着往单位跑,许清欢便整日窝在家里给报社写稿子。

从过年回来之后,她和宋宇宸已经先后在报纸上发表过十多篇文章了,都是一些民间小故事之类的。

故事里面,穿插着一些预防地震还有疾病的小知识,据报社的编辑反馈,好像还挺受欢迎。

有了反馈,许清欢弄些这东西也就更上心了,基本上一个星期能写出来两篇到三篇的稿子。

转瞬间,就到了五月下旬,最后一次出车回来,宋宇宸便办好了调职手续,两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京城了。

房子原本是租了一年,现在还剩下几个月,房东那里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还是退回了剩余的房租。

见房东如此,许清欢便承诺把那些旧家具留下当作是补偿了。

这些家具都是之前在二大队的时候许清欢买下来的,后面两人结婚,也没添置多少东西。

能带走的,都是一些细软之物,就连锅碗瓢盆,都被宋宇宸送人了,左右回到京城,家里都有准备现成的,这些旧东西,自然用不上。

一番收拾之后,两人终于在五月二十五号这天踏上了去往京城的火车。

随着火车的轰鸣声,他们在玉鼎县的生活也彻底宣告结束。

第216章 怀孕

远在二大队的褚良博和李正浩等人,还在为了每天那五六个工分忙碌着、奔波着。

终日吵闹不休的生活,为他们的将来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这辈子,没有许清欢的甘于奉献,褚良博想通过高考回城,简直比登天还难。

日复一日的生活磨平了他们所有的棱角,人也渐渐的丧失了希望,变得麻木起来。

和他们产生强烈的对比的则是宋之行和宋之衍兄弟俩了,在一次打猎归来的路上,宋之行无意间救助了一个老爷爷。

老爷爷就住在二大队的牛棚里,因为宋之行的好心,老爷爷保住了性命,一来二去的也就熟识起来。

这个老爷爷不是别人,正是上辈子宋之行的启蒙恩师,也是带领宋之行兄弟俩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领路人。

虽然现在条件困苦,但宋之行也知道,唯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每天除了奔波在后山和黑市以外,还会抽出时间来去牛棚学习。

回到京城之后,宋宇宸和许清欢便暂时分开,许清欢住回了娘家,宋宇宸回了渣爹那。

婚礼的筹备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现在主角回来了,自然有更多事情要提上日程。

所以哪怕两人不想分开,也不得不暂时忍耐一阵子。

许清欢回到家里的第二天,温怀瑾便带着温永年一起,把给许清欢准备的嫁妆送了过来,一个十分精致的木匣子。

温怀瑾的态度十分强硬,许清欢不要都不行。

无可奈何之下,许清欢也只能收下外公一家的心意。

原本想着,一个小匣子,应该没多少东西。

可是没想到,等到人走之后,打开一看。

里面厚厚的一摞房契下面还压着一张存折,存折上有一万块钱,除此之外,还有一套金首饰。

这么大手笔,加起来恐怕得有温家一半的家产了。

许清欢猜测,外公他们肯定是怕拿来太多东西她不会要,所以才把那些金银珠宝换成了现金和房产。

叹了口气,收了就收了吧,到底是他们的心意,等到以后自己用其他方式再回馈外公他们就好了。

距离婚礼的日子越发近了,明明已经领了证,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有些焦虑。/

上辈子,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