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戚照砚抬手指着连着火炉的烟囱的拐角,道:“这间屋子的烟囱通向外面的方向和此时的风向是相对的,稍有不慎烟就容易返回来。”

荀远微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说:“你一向谨慎。”

戚照砚这才看向荀远微,却发现她的鼻尖上不知在什么时候蹭了一点薄灰,他低咳了两声,本想抬手指出来,却意识过有些冒昧,便指了指炉子,又点了点自己的鼻尖,以此提醒她。

荀远微稍怔了下,一时没反应过来他的意思。

戚照砚只好深吸了口气,说:“您的鼻尖上,沾染了灰尘。”

荀远微这才抬了抬袖子,将那点烟灰蹭去,道:“未曾想你对这些如此熟练。”

戚照砚蜷了蜷手指,轻轻“嗯”了声,看起来似乎有些心事,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但他没有给荀远微继续这个话题的机会,只是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两碗稀粥,“折腾了半天,想来也不能吃了。”

荀远微沉吟了声,看向戚照砚,说:“就算没有这样的事情,这碗小米粥我也是万万不敢吃的。”

戚照砚回头看了她一眼,挑了挑眉。

荀远微道:“你和那个老妪说话的时候,带着一半的靺鞨口音,即使她听不出靺鞨口音,你也说了我们是河西过来长安做生意的,靺鞨与大燕的关系这几年紧张得很,她竟然毫不设防地便主动留我们住在家中,尤其是手中还有那么重要的证据的情况下,乍一看是因为善心,但若仔细想,这件事是不对的。”

她说着抬手取下自己的耳坠,将上面悬着的流苏在粥中探了探,但银质的流苏并没有变黑的痕迹,荀远微又拨了拨垂下来的鬓发,将耳坠戴了回去。

不是剧毒,但不代表不是别的东西。

戚照砚将目光投向门外草棚的方向,道:“属下方才去捡灰炭的时候,便察觉到了异常,”他垂了垂头,像是想了想当时的情况,复启唇道:“草棚中用以砍柴火的木墩子上面的刀斧痕迹,看着一点也不像是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妪能够做到的,也就是说这个院子里不只有她一个人。”

荀远微闻言,也稍稍蹙了蹙眉,道:“我的人告诉我,今日一早,那个老妪出来捡拾过柴火,既然家中有年轻力壮的男子,她又为何要出来捡拾柴火呢?”

两人对视一眼,目光又同时落到桌子上放着的碗上。

两碗小米粥的此时已经完全凉了下来。

荀远微端起两个碗,走到后面的窗前,将窗子支开,便将两碗粥都倒入了雪地里。

外面的雪依旧很大,用不了多久,这些米粒的痕迹便会被大雪尽数掩埋。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知何时,戚照砚已经走到了她身边,眸光却对向了她手肘边上的墙壁。

他从袖中探出手来,轻轻抚了抚那面墙壁,而后屈起指节,轻轻在上面叩了两下,声音不大,但两人都察觉出来不对劲。

墙是空心的,这间屋子与老妪居住的屋子正好紧挨着,也就是说老妪的屋子中,有一处墙是被凿空了,那些往来通信,极有可能是存放在里面了。

两人看向彼此眼底,同时道:“请君入瓮。”

但如今风雪很大,既然老妪的目的不纯,若是擅自离开,一定会让她起疑。

戚照砚从荀远微手中接过那两个碗,朝着她点了点头。

荀远微便松了手,看着戚照砚端着碗离开了屋子。

屋子的隔音不算好,不过多久,她便听到了戚照砚和老妪说话的声音。

“多谢大娘,只是这碗我们要放在何处?”

“交给我便好。”

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等到戚照砚回来后,荀远微才轻声问道:“如何?”

戚照砚想来也意识到了隔音的问题,于是走到她跟前,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道:“扫了一眼,她的那间屋子背面也有这么一扇窗,并且两扇窗是紧挨着的。”

荀远微点了点头,看向火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