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战争行动,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从外交上看,只有我们积极主动的采取行动,才能为印度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并且占据主动地位。让中国在扩大战争规模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国际社会的压力
没人反对萨利文的建议,因为在美国无法出兵干预的情况下,除了为印度提供物资与情报援助之外,外交行动是美国能够采取的唯一方法。
布兰迫诺认同了国务卿的提议,当然具体执行者也是国务卿。
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秘书来到书房,打开了电视,调到了国际新闻频道。
看到新闻报道的时候,包括布兰迫诺在内,众人都露出了惊讶神色,因为中国国家元王元庆刚网通过电视新闻频道表了战争宣言。
刚的同声翻译做得非常好,整个战争宣言只着寥寥数百字。
听完之后,布兰迪诺等人立即意识到,这份过于简短的战争宣言并不像众人想像的那么严厉,王元庆似乎有所保留。别的不说,在宣战理由中,王元庆重点强调了印度再次派兵入侵锡金的既成事实。虽然这是中国扩大战争规模的主要理由,但是王元庆在战争宣言中过分强调这一理由。肯定在回避更严重的问题。另外,在战争目的,也就是结束战争的前提条件中,王元庆只简略提到。消除印度对周边地区的威胁,而没有明确提到是否会通过战争推翻印度政府,或者是对印度实施军事占领。虽然在措词上非常严厉,但是在真正的政治家看来,这份战争宣言另有玄机。
在搞清楚实际情况之前,布兰迫诺没有做出更多的决策。
作为“旁观者。”美国所能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亦步亦趋跟着中国的战争步伐前进,在必要的时候挥必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地球另外一端的新德里,鲁拉贾帕尼也刚网收看了由印度斯坦电视台转播的新闻。与布兰迪诺一样,印度政府的主要官员在总理府的书房中陪同总理一同收看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