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尴尬的霸权(4 / 4)

国策 闪烁 7958 字 23天前

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什么意思?”杜奇威来了兴趣,摆出了洗耳恭听的样子。

“事实上。王元庆一直在通过极为隐晦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某种信号。”布兰迪诺长出口气,说道,“派裴承毅去阿根廷,就是第一个信号,其含义就是战争不可避免,中国既不会直接介入,也不会袖手旁观。你想想。以裴承毅的影响力。他都去了阿根廷。战争还能够避免吗?更重要的是。裴承毅几乎是中队的象征,如果王元庆打算向南大西洋派遣远征舰队。他会做出如此露骨的事情来吗?当然。把裴承毅派过去之后,中国也就不可能让阿根廷任由我们宰割了。”

“其他信号呢?”

“第二个信号就是所谓的“修宪运动”王元庆借此告诉我们。中国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卷入一场大规模战争。也不希望任何一个盟国卷入大规模战争。你想想,在国内政局急剧变化的时候,中国会把重点放在国外吗?更重要的是,王元庆还借此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扩大冲突,中国肯定会进行还击。当然,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只要新的宪法没有出台。王元庆就是中国的主宰者,也就能够控制新宪法的内容。我们有过所谓的“门罗主义”难道中国不会来个“王元庆主义,?”

杜奇威苦笑了一下。对布兰迪诺的分析心服口服。

“当然。王元庆给我们的暗示还不止如此。比如刚网闹出来的军售案,王元庆就利用饱受争议的军售合同告诉我们,即将爆的马岛冲突是一场规模有限、甚至连战争都算不上的局部冲突,中国希望能够控制冲突的规模。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以王元庆的风格,要不了多久,肯定在我与乔治会晤之前。他会给出下一个信号,表明中国的决心,也警告我们不要拿马岛问题玩火。”

“这么说来。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心万

“当然不是。”布兰迪诺笑了笑。说道,“王元庆为什么要反复暗示与威胁我们?原因很简单。中国承受不起战败、哪怕是盟国战败产生的影响。虽然我们的情况也差不多。也承受不起同样的恶果。而按照博弈原则,在此情况下,相互妥协是最佳选择,但是我们可以借此解决一个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什么问题?”

“我们不是一直无法肯定马岛的战略价值吗?”

杜奇威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总统的意思。

“除了你提到的那几个原因之外,我相信,王元庆对马岛的资源更感兴趣。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相关勘探技术比我们先进得多,也就有可能比我们更加清楚马岛的情况。根据中国的行动,我们就能做出相应的判断。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以我们的地理优势,后制人是最理想的应对策略。”

杜奇威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布兰迫诺把该说的都说了。

两人统一了意见。接下来该做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