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桑洱的小侍女听从吩咐,在华恩城请了几个人,没有惊动叶泰河,调开闫姑,将秦啸虎安葬了。
闫姑疯疯癫癫的,秦啸虎死在她家里,恐怕尸体发臭了,她也不知道要将人入土为安。随后桑洱又留下了一封信,和叶泰河说明了一下大致的情况当然,她没说秦啸虎和自己的关系,只说看见了闫姑抱着一具尸体,就自作主张给她安葬了。
小侍女办完事后,回到客栈,噔噔噔地上了楼“小姐,信已经送到了邮驿了,那边的人说他们一定会准时送去的。”
桑洱坐在桌子前,喝干净了最后一滴茶水,定定地看了杯
底的茶梗一会儿,才说“好,回去吧。”
他们按原路返回,坐马车离开华恩城,抵达了附近的一座小城,此处是一个渡口。
今天的风很大,天空灰蒙蒙的。人不少,江上的船却很少,晃晃荡荡。艄公看天儿不好,都说要等等,不肯行船。
小侍女跟在桑洱旁边,小声说“小姐,这天气可真差,我们今天不会搭不上船吧。”
桑洱没说话。
见状,小侍女也闭了嘴,不敢说话了她知道小姐一直都挺好的,但这两天,话却突然少了很多,像是有满腹心事。
桑洱望着江上的潮水,心仿佛笼罩在迷雾里,有点沉重。
这样的心情,倒不是因为秦啸虎说的“真相”。这些内容,她在读原主的剧本时,早就知道了。
让她迷惑的是,为什么这些话会是秦啸虎来说的。
桑洱知道,剧情偏移往往是连锁反应。前面变了,后面的剧情也会改变,不管看起来多荒谬,其实都是暂时的,只为达成既定的结局,为了把线索都圆回去。
设定里,秦啸虎确实是董邵离的人。但他这几年都没声息,应该已经死在了裴渡杀他的那那天晚上。
但现在,他却被作者几笔“起死回生”,毫无预兆地冒了出来。
不管是在秦栀还是秦桑栀的原文里,这样的剧情,都是没有的。
也就是说,秦啸虎的出场,很有可能是剧情为了达成裴渡路线的结局,基于桑洱来华恩城游玩的基础,而特意添加上去的。
二十岁,褐发,长得像秦跃,额上有黥刑文字。
这几个特点交汇在一起,都清晰而不容错辨地指向了一个人。
而这些本该是由裴渡亲自来说的。
如今,却交由了秦啸虎,来揭穿这丑陋的真相她的杀父仇人,就是她救回家的少年,也是她这三年多来,都极尽宠爱的人。
桑洱一夜没睡好。她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让裴渡亲自说,而要特意安排一个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