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
樊竹顺着她的话问:“您现在做梦的时候应该有素材了吧?”
“当然,”叶满枝很骄傲地说,“现在滨江的七区八县全都铺上了柏油马路,江畔宾馆有二十多层高。当年人民群众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
樊竹想起之前准备的资料,“光明街在去年获得了‘全国模范街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光明街道办的孙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光明街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您觉得呢?”
“没错。光明街不是历史悠久的老街道,它是依托656厂的建设而兴起的。当时工厂初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南腔北调,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普通工人,也有刚从战场上回来的战斗英雄。”
“街道办只有六七名工作人员,要为近两万人服务,其实要面临很大的挑战。”叶满枝毫不谦虚地说,“即便如此,我们当时也创造了滨江市的好几个‘第一’。”
她细数道:“光明街办起了滨江市的第一家养老院,第一所公办民助小学,第一个便民服务站,第一个街道广播电台,第一个妇女红十字队,第一个妇女抢险队,第一家为群众上门理发的理发馆,第一个人民大课堂……”
这些成绩不全是叶满枝做出来的,而是街道办所有成员共同的努力。
但她在街道办工作的那两年,光明街的确取得了很多很亮眼的成果。
叶满枝所说的这些是节目组之前没有搜集到的资料,正好可以充实《滨江记忆》的素材。
樊竹连忙问:“您手头有这方面的资料吗?”
“有啊。”
叶满枝将她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盒子拿出来,里面是她以前做的剪报本,还有一些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