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3)

安平乐足。

这样一个堪比仙境的地方,怎会真的存在?

“我与鹊娘共做了一年夫妻,一年后我突然患病,鹊娘遍访大夫,却无一人能救治我,我在病榻上苦苦支撑了半月,本以为就此命终……”

在陶生已经病入膏肓时,鹊娘却神秘消失了,那时躺在榻上已是不能动弹的书生内心竟是平静的,他总在想,鹊娘同自己做了一年夫妻,没享过什么福分,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木钗麻衣,如今在他将死之时,她没有守在夫君榻前,却选择逃亡在陶生因为鹊娘抛弃自己而伤心时,他竟又是庆幸,逃了也好,逃了说明她最爱的是自己,因此在他死后,鹊娘应该能好好照顾自己,不会受太大的委屈了。

因此,那鹊娘走后的三天里,陶生滴水未进,一心求死。

三天后,鹊娘回来了。

她总是那样突然出现,如他们初见,如那夜新婚……她消失得干干净净,叫人彻底绝望后,她又悄无声息地回来了。

“陶郎。”鹊娘发髻散乱,她似乎走了很远的路,脸色苍白。她身材本就瘦削,如今更是瘦得吓人,她将冰凉的手放在夫君滚烫的额头上:“我回来了……”

那又是一个深夜,屋外大雨滂沱,似乎要将这一年的雨水下尽似的,伴随着这骇人的大雨,是一声更比一声响亮的雷声。

“轰隆”一声,明亮的闪电划破天空,照亮屋里这对鸳鸯。

昏昏沉沉的陶生被雷声所惊醒,他费力睁开眼睛,见那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他虚弱而温柔地笑起来:“鹊娘,你怎么又回来了?我就要死了,待、待我死后,你不必为我守节,再找个夫君来照顾你,知道吗?”

“陶郎,我这辈子的夫君只有你一人,你不要说这种蠢话。”言语间,鹊娘的眼泪已经流下来。她的傻丈夫,从没有对她说过一句重话,即便在他重病之时,自己莫名离开,他都不曾生气,当真是蠢透了。

“你不会死的,我找到救你的方法了。”说罢,鹊娘展开手掌,里面躺着一块散发诱人清香的果肉。

陶生回忆道:“那是桃肉,只有一个指头那么大,显然是鹊娘从哪个桃子上挖下来的。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香甜的桃肉,那滋味简直不像是人间该有的,奇异的是,我一吃下桃肉,身体便蓦然一轻,病竟好了大半。”

而鹊娘看着陶生咽下桃肉,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她的指尖拂过陶生那俊俏的眉眼,尔后突然凑在他耳边低声说道:“陶郎,那年海棠树下,并不是你我的初见,第一次见你,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桃源的地方那里是我家乡,也是你最初的家乡。陶郎,这一年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所以陶郎不必为我今后担心伤怀。从今以后,鹊娘和陶郎,后会无期……”说罢,纤细的女子突然站起身来,转身跑向门口,一把拉开了房门!

大雨泼进来,浇得鹊娘满身透湿,这个女子却丝毫不在意,毅然决然地冲进了大雨中。此刻雷声更是频繁了,一道接着一道,似乎要将天空给劈开。

那轰鸣的雷雨夜,几乎将所有人的耳朵给轰聋。

书生抬起头来,看着桃源境那干净透彻的天空,缓缓道:“我力气没有恢复,追不上她。自那个雷雨夜后,她就再也没回来。我等了她三年,三年中,我曾回到我与她相遇的白府,到了那里一问才知,白府从未有过一位叫白鹊应的小姐。白府三代独传,连女儿都不曾有过一个……我被当作疯子给打了出来,我不甘心,又在周遭打听鹊娘的往事,周遭的人却从未知晓过她这个人……她在这人世中像蒸发了一样,不留一点痕迹。有时我甚至怀疑,我与她相识的那几年,是否是个梦境。”

“陶兄想让在下帮忙找回鹊娘?”

哪知书生此刻却摇头:“不,小生不敢奢望找回鹊娘,只盼先生能知晓她的音讯。她若在他乡不好,小生就将她带回来;若生活得好,小生、小生也不强求她……能认识鹊娘,小生这一生也是知足了。”

他的言语间,透露着哀伤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