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3)

书生说他不愿做崔护,亦不想见人面不知、桃花依旧的悲剧,因此不管结局如何,他会在次日登门白府,上门求亲。

听书生说完,鹊娘便低呼一声,似乎是满心喜悦,尔后双臂一展,搂住了陶生的脖子。

彼时陶生已经长得挺拔,鹊娘只到他的胸前,但纵使年岁已长,他依旧是腼腆的,登时红了脸。

“陶郎,你不用去我家上门求亲,你且先回家去,待你到了家,我便来找你。你等我几日,好不好?”鹊娘扑在他怀中,抬起水灵灵的双眸满是欣喜地看着他。

陶生心中咯噔一跳,有不好的预想,不自然地点头。

这偌大的白家,没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能会将小女儿这般粗糙地嫁与他?他心中想着,这话是鹊娘自己说的,若不想嫁与他,用这样的言语打发他,也是鹊娘自己的意思。既是鹊娘自己的意思,他一切都能接受。

就这样,书生返回家乡,一边教书,一边等待着鹊娘。

三个月,整整一百天。

就在陶生几乎绝望之时,在那整一百天的夜里,一支华丽的送嫁队伍,吹着唢呐,敲着金锣,出现在书生的家门口。

那支队伍中所有人都穿着五彩孔雀衣,脸上皆是喜悦的表情。他们中有年轻人、老人,还有蹦跳拍手的孩童。他们所有人的声音好似鸟儿一般动听悦耳,奇怪的是,在这静谧的夜里,送嫁队伍吹奏着喜乐,点着耀眼的灯盏,却没有惊醒任何人,唯有书生被吵醒,被吸引到门口,尔后门一开,迎接他的满是璀璨光华。

他的新娘,便坐在红色的喜轿中,五彩流苏,雕龙绣凤。

尔后,那晚书生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许多鸟儿朝他飞来,大的有孔雀、仙鹤,小的有杜鹃、喜鹊,亦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儿,模样各异,叫声各异,唯一相同的就是它们皆是一身雪白,周身不染一根杂毛。

这些鸟儿绕着书生飞了几圈,皆是仔细打量着他,尔后又扑棱棱地飞走,随后,有个人从鸟群中掉落下来,躺进书生怀中,他定睛一看,竟是鹊娘。

当次日第一抹阳光落在陶生的眼睑上时,他睁开眼睛,见自己怀中躺着一个少女。

肤白如雪,发黑如墨,在她眉心处,一颗朱砂痣鲜红如血。

此刻,她正闭着眼睛,睡得安详。

桃源境中,白先生倾听着陶生述说往事,他看见陶生脸上流露出满满的知足那是不曾在他自己脸上出现过的表情。

“陶兄,”白先生打断了陶生的话,“恕在下无礼,陶兄不觉得奇怪吗?”

“奇怪?”陶生突然释然地笑了,“自然是奇怪了,有哪户人家是这般嫁女儿的?夜半三更,突然而至。又有哪家女儿像鹊娘这般性子,大胆又开朗,就连那时我们的初见,都像极了她故意等着我似的……”

“那么陶兄你……”??l

“说来先生可能不信,小生自读书以来,从不信鬼神之说,偏巧遇上鹊娘后,诡谲之事接踵而来,小生早就知道鹊娘来历神秘,却偏偏当作不知……并非小生糊涂,而是不在乎,自见着她第一面起,小生就一心想着对她好,纵然今后遇上比她更美丽,或是性子更俏皮的女子,小生依旧是一心想着对她好,没有缘由,只凭本心。”顿了顿,陶生又说道,“先生,你可知,世人一生短暂,心思却千回百转,小生虽然见识不多,但亦知得一人白首到老是有多难,而鹊娘,她没有害我的心思,管她是人是仙还是妖,只要她真心对我,小生还有什么可求?”

“所以,陶生此番前来,是为了鹊娘什么事情?”

“鹊娘她不见了。”

“怎会不见?”

“她道她回自己的家乡去了。她的家乡,叫桃源。”

桃源,那不过是陶潜笔下一个旖旎梦境罢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不复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