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迟天生一副风流俊逸的好模样,高中状元后,想要同谢家结亲的大有人在,再加上他这一年来在朝中崭露头角,就连两位王爷都有了拉拢的心思。

在世家之间,最常见的便是通过“结亲”来将两家绑一处,同荣同辱。

如今这位赵尚书便是依着秦王的意思来试探,想要给他说和的,是秦王的表妹,也就是虞家的五姑娘。

谢迟原就看不上虞家的做派,在那个梦后就愈发地憎恶了,又岂会答应这门亲事?但他也不好直接拒绝,便胡诌了个莫须有的心上人。

赵尚书挑眉道:“哦?不知是哪家的姑娘,竟值得你这般?”

“是我外祖那边的,并不在京城。小门小户,大人应当未曾听过。”谢迟面不改色道。

“小门小户……”赵尚书压低了声音,劝道,“若是娶这么个夫人,于前程可是无半点助力,你得想好了。”

虞贵妃盛宠不衰,虞家在朝中更是一手遮天,上赶着想要巴结的不胜其数。

谢迟垂眼笑道:“多谢大人提点,只是已经喜欢上了,便不好辜负。”

赵尚书笑容中带了些不屑,摇头感慨道:“终归是年轻人啊……”

谢迟看出赵尚书的心思来,由着他误会,对此乐见其成。

他知道赵尚书会将这事如实告诉秦王,也不介意传开来,省得总有人惦记着他的亲事,隔三差五就要来试探一番,烦不胜烦。

诚然有些人会通过姻亲走捷径往上爬,但谢迟并没这个打算。

夜色渐浓,东湖却依旧热闹,笙歌不绝于耳。谢迟没准备夜宿在此,觑着时辰不早,便起身告辞。

他乘小船往岸边去,夜风拂过,总算是吹散些那挥之不去的酒气与脂粉气。

上岸之后,谢迟竟又见着了傅瑶。

侍女手中的灯笼映出傅瑶眼角眉梢的笑意,一看便知玩得很尽兴。她一手拿了枝新鲜的莲花,一手挽着姜从宁,脚步轻快,口中甚至还哼着小曲。

这小曲,谢迟在大船上时听乐妓唱过,明明是缠绵悱恻的调子,可傅瑶哼出来却带着些俏皮。

傅瑶并没留意到垂柳下的他,径直离开。

谢迟站在原地目送一行人离去,直到走出老远,甚至还能听到她的说笑声。

年少不知愁,无忧无虑的。

谢迟看着她上了马车,这才收回了目光,低低地笑了声,转身往相反的方向去了。

第154章 番外|谢迟(四)

年少足风流(四)

谢迟煞有介事地胡诌了个理由搪塞赵尚书, 未免万一露馅,少不得要知会母亲。

谢夫人满是震惊地听完了他的解释后,哭笑不得道:“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

她这一年来没少操心谢迟的亲事, 但催归催,只要他未曾点头, 她也不会强逼着非要定亲不可,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

谢迟笑道:“若是有人问起,就请您代为周全一二了。”

“这理由虽能替你免去不少麻烦, 但传来之后, 你将来难道就不准备议亲了?”谢夫人无奈得很,只觉着自家儿子在旁的事情上通透得很, 可在感情之事上却是一窍不通。

谢迟的确未曾想过这个, 但也不在乎, 只说道:“随缘吧。”

谢夫人被他这个“随缘”给噎到了, 嗔道:“随什么缘?我还盼着早些抱孙子、孙女呢。”

见谢迟又不肯接话, 谢夫人语重心长道:“娘知道, 你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利益联姻, 也没想勉强你。不求什么门当户对,只要你喜欢就够了。”

她打量着谢迟的神情, 继续道:“可你倒是说说, 自己究竟喜欢怎样的姑娘?我也好替你找找。”

到了这年纪,被催婚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谢迟很清楚这一点, 哪怕心中厌倦, 也不会在母亲面前表露出来, 只说道:“我没什么要求……只要相处起来轻松就够了。”

谢夫人立时来了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