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姜贞笑够了,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凑上前问道:“恕哥哥,当初府里都在传,说娘有意将我嫁给愈哥儿,你当初心里怎么想的?”

陈恕还真仔细回忆了片刻,蓦地摇个摇头道:“不可能。”

姜贞不依不饶地问,“为何就不可能了?明明我与愈哥儿才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

这话倒是真的,姜贞自打进府,就与愈哥儿莹姐儿玩在一起,陈恕冷冰冰的,从来就不是她的玩伴。

所以当时府里都在传,说二夫人有意将她嫁给愈哥儿,姜贞自己都听过这话,现在想想,二夫人当初或许真动过这念头。

陈恕没有回答,顺手拿起一本书,高深莫测地道:“总之就是不可能。”

姜贞追过去缠着他,非要问个明白,陈恕拿着书,好似看得十分痴迷,再也不肯开口了。

她气了一会儿,翘起嘴巴坐到了远处,让红杏拿了账本进来,也不再理他了。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陈恕抬眼瞧她,方才还气鼓鼓的人,这会儿已经沉浸在账本当中,一只手打着算盘,另一只手不停的捻着盘中的糕点吃。

他眼中弥漫起浅淡的笑意。

入睡前,姜贞已经完全忘记了同陈恕置气一事,二人洗漱好躺上床,她美滋滋地凑过来,挽着他的胳膊,叽叽喳喳的说她又为他们省下了多少银子。

陈恕顺着夸了她几句,姜贞心满意足地闭上眼,将脑袋埋在他肩膀上。

没一会儿,她便迷迷蒙蒙睡着了。

陈恕小心地替她掖好蹬开的被子,用极低的声音在她耳边道:“傻贞贞,你自小就喜爱美貌之物,愈哥儿可入不了你的眼。”

他从前就知道,新年时太爷爷给每个小辈送的金锁,姜贞不要个头最大的,就喜欢那种刻着精致的牡丹花或是玉兰花的,陈芙总嘲笑她乡下来的不识货。

因此他有一年从金陵回来,给弟弟妹妹们挑选雨花石时,特意给她挑了一块最好看的。

记得是只造型独特、狸奴纹样的石头,在盛京时还看见过她拿出来搁笔。

瑞雪兆丰年,自进入了腊月,雪便一直不曾停歇,陈恕带着人紧赶慢赶,总算在除夕之前将城墙大致修补完成。

角楼仍未来得及重修,不过即使塌了半边墙,也再没有当初的颓靡之色了,重新拔地而起的巍峨城墙将平阳县护在身后,就在城墙外的半坡上,埋葬着昔日的百姓们。

除夕前,陈恕带着城中百姓去祭拜了那些野坟,纸钱的灰烬被风卷起,幽幽升到半空中,仿若故人沉默的回应。

除夕这一日,城中格外热闹,人们用手中仅有的食材,做出了丰富的食物,沿街分发,陈恕和姜贞这里,自然收到了最多的礼物,红杏笑言,说厨房里的米糕到明年夏天都吃不完。

陈恕也给百姓们分了木炭、鸡鸭肉当作节礼,尽管这个年是在异乡度过,但半点都不觉得孤单。

陈愈跑出去一早上,不知从哪里买来几个花盒,在衙门口扎起木架,夜里点燃火线。绚丽的烟火在半空中绽放,吸引了全城的人出来看热闹。

陈恕和姜贞并肩而立,遥望远处烟火,心中俱是无限感慨。

“贞贞,新年快乐。”烟花升到最高处时,陈恕侧过脸,轻声对她道。

第71章 醉酒陈恕无奈,俯身将她背起来。……

百姓们家里没有多少存粮,但好在有陈恕和姜贞的接济,能过个饱年,在破庙前,人们欢歌曼舞,庆祝新年的到来。

陈愈这个爱玩乐的,不惜冒着风雪,从隔壁县城弄来了一车米酒,陈恕请了全城百姓共饮,寒冷的冬夜,破庙前燃起数十堆篝火,人们互相祝酒,期盼来年风调雨顺。

陈恕端坐在上首,看着眼前喜庆的场景,素来端肃的脸上也染上一点笑意。

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端着酒碗,颤巍巍地走上前,“陈大人,妇人,小老儿代大家敬您二位,二位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