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她以前什么性格?”

“她是沙皇之女,嫁的丈夫也很有钱,女婿的钱更多,以前她出席一次舞会就要花上几百卢布。要是举办一次舞会或是宴会,至少要花上万卢布。而当时买一只羊只需要几个卢布。钱,对她来说跟纸没有什么区别。”

啧啧啧啧。

都是民脂民膏呀!

*突然想起来,小乔阵亡后,美府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给他立了个碑(么得遗体),这么说肯家三个儿子都葬在阿灵顿,英雄家庭呀。之前写亿万美元保姆的时候完全忘了这茬,小肯和文雅也该给大伯墓碑献花的。

[54]第 54 章

所以也很能理解谢妮亚现在死死巴住那点遗产不放了。从皇室沦落成普通人,任谁也受不了这个落差。

娜塔莉亚又抓紧时间说起当年的事情,她几经折腾才逃出俄罗斯,格奥尔基是在她之前便跟着一批亲戚走的,丹麦国王还挺有亲戚情份,派了人接应,因此一大批皇室、贵族都跑去了丹麦;她则和同名的长女一起跑路,昵称“塔塔”的小娜塔莉亚当时是14岁的婷婷少女,娜塔莉亚十分害怕女儿被士兵抓住凌辱。

之后她带着塔塔从基辅到了敖德萨,登上了一艘英国海军舰艇,又辗转君士坦丁堡、马赛、巴黎,终于到了英国,米哈伊尔在英国还有一栋乡下庄园。格奥尔基和保姆到英国与她们会合,母子三人那几年倒也过的还不错,主要是娜塔莉亚想办法保住了一些珠宝。

她没有谋生能力,孩子们又还小,都要上学,没钱就卖珠宝,用卖珠宝的钱送塔塔去了一所修道院女校,格奥尔基则上了哈罗公学。

就是塔塔太早婚,18岁便自作主张结了婚,事后娜塔莉亚才得知此事,气得七窍生烟,把塔塔赶走了。

到达英国9年后,娜塔莉亚带着从哈罗公学毕业的格奥尔基到了巴黎,米哈伊尔在巴黎还有个银行账户,钱不多,巴黎的生活指数也比较低。母子俩靠米哈伊尔的遗产和变卖珠宝度日,直到格奥尔基意外车祸去世。

娜塔莉亚现在就是个孤寡老人,靠俄罗斯同乡的接济才有一间公寓居住。

凯瑟琳倒也没想过从孤寡老人身上捞钱,不至于不至于。娜塔莉亚的作用就是坐实她的身份,可以说居功甚伟。

*

中午1点,与娜塔莉亚、玛丽娅一起在楼下餐厅共进午餐,记者乔布斯先生带人拍了许多照片,约好明日上午采访,乔布斯满意离去。

娜塔莉亚得知奥尔加将采访卖了高价,心中不由得感叹女儿太会搞钱了,自己要真有这么个女儿,何至于苦巴巴的住小公寓。

住过大庄园的女人,也难以接受这种落差。

女儿的目的就是搞钱,她已经很清楚了。说为她查格奥尔基的真正死因不过是附带目标。没关系,她可以接受。最好的情况就是搞到了钱、又查清楚儿子的死因,最差的情况也还有钱。

她见过穷困潦倒的同胞,凄凄惨惨孤苦伶仃死在街头或者死在逼仄的公寓,差别不大,她不愿意自己也沦落到如此境地。

玛丽娅的态度比十几年前好多了,大概也因为被残酷现实毒打过,消磨了她高高在上的公主的傲气,如今看起来平和得多,也能心平气和的跟她交谈。

娜塔莉亚原想趾高气昂不搭理玛丽娅,但又觉得,何苦为难同为女人的玛丽娅?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过的好的始终是少数。

玛丽娅也有点意外,记忆中娜塔莉亚端庄秀美,可现在……她看上去十分气苦,脸上有股挥之不散的沉郁,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尽量想融入夫家的活泼可爱的美丽妇人。

唉!

午餐的气氛因此显得过于沉重了。

凯瑟琳暗中观察,玛丽娅根本没有怀疑她们的“母女关系”,娜塔莉亚做的也非常自然,对她是亲近中带着一点小心,对玛丽娅则是冷静的疏远。

她很满意,这样好极了!

*

用过午餐后上了楼,乔布斯先生已经送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