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我其实没有把香客的话放在心上:“佛祖说一切唯心造,我是什么人不是由外表决定的,自己的心里想成为什么人那便是什么人。”

师父很是高兴的摸着我的发顶:“师父等了很多年,才终于等来了你,我的徒儿年纪虽小却佛性已显,将来定会成为一代高僧,不像他们这些皮猴子。”

师傅说到皮猴子有些头疼,皮猴子是我那些半大的师侄们,他们不仅精力旺盛而且对万事万物都很好奇,因为他们一有机会便会偷偷的跟着下山采买师傅去集市。

每次回来他们都会告诉我山下集市有多热闹,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山下的人穿的衣服也很漂亮。

他们还会偷偷带好吃的点心和糖果回来给我,可我不爱吃那些,也不爱他们说的集市,因为听起来有点闹。

那个时候我没想到过不了几年,我就会遇到一个爱吃点心又爱吃糖果的姑娘,如果能未卜先知的话我定会先去尝一尝,免得日后她问我漠北的点心好不好吃时我答不上来。

师侄们还会告诉我,山下的集市来了好些跟我长的像的人,应该是我的族人,大晋那个地方肯定又在打仗了。

我不知大晋在哪个方向,只知道离我们千里之遥,师侄们很是同情的说晋人皇帝昏庸,连年战乱饥荒,大批百姓往外逃命,可活着逃到这里寥寥无几,大部分不是被风沙埋了就是饿死了。

我从来没有觉得漠北不是我的家乡,可这一次我却对大晋这个地方生出几分怜悯还有好奇。

第269章 番外来自漠北的小和尚(二)

十二岁那年,师傅问我愿不愿意和他去大晋,他说大晋百姓正饱受战乱和灾荒之苦,他要去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师傅还说闭门诵经易,入世修行难,你只有踏进十丈软红,看尽人生百态,尝过人间爱恨嗔痴,在三千红尘里入世持心才是真正的历练修行。

我听着有些茫然,经书说爱恨嗔痴也不过是一场空不必执着,可我却从不知它到底是何物,我带着满心的疑问跟着师傅去了大晋。

我见到了许多的和我一样肤色一样眉眼的人,大晋很美,入眼都是锦绣山河,连雨都下的别样的温柔,不像漠北常年风沙,高温干旱。

可它又不好,我看见了许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的百姓,为了一点吃食互相残杀的流民,也见过烧杀抢掠的流匪和荒野里随处可见的曝尸。

我看着心里很难过,可师傅说我们帮不了他们,我说佛祖也不能吗,师傅没有说话。

我们最终落脚在了京城的报国寺。

我没想到很多年以后,会有一个姑娘想骗我与她一道回京,她说报国寺里有佛经古卷可以任我借阅,可她不知道那里的佛经古卷就是我师父带来的。

那一年,师父不仅给报国寺带去了经书,还成了住持的座上宾,京里的达官贵人乘着宝马香车来报国寺参加师父的法会,他们衣裳首饰比大漠王的还要华丽气派。

师父不喜欢他们,可师父说他们大晋位高权重的人,他想通过他们见见他们的皇帝,他还说皇帝是可决定那些百姓生死的人。

可他们最后都没帮师父,直到有人为师父引见了赵国公,不过师父去给他们做一场法事。

我们来京的路上就听很多人谈论这个人了,他是皇帝宠妃的亲弟弟,听说大晋没有谁比他们家更有钱的。

但他们提起赵家便要提西境城,提了西境就有说起姜家。

百姓提起赵家都是唾骂,可提起姜家却都是肃敬和担心,他们说了姜家三代忠勇的往事,还说姜家如今三个未及冠的儿郎都去了西境打仗了,只有小太子妃和几岁的傻弟弟在了京里。

小太子妃今年也才十二岁,带着几岁的大的弟弟寄居在了外祖一家,表面风光,实际上却是留在京城的人质,可她的太子夫婿已经二十了,不仅有好几个侧妃还有孩子,见太子妃家失了势,就不想娶她了,也不知道这孩子将来命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