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当时我甚至是有点开心的。”

沉湎于回忆中的虞歌露出了一种辛酸而充满慰藉的笑容。

“那时候我就在想,原来有妈妈的人过得也未必有多好嘛。”

她的人生始终笼罩在“无父无母”这层黑色的幕布之中,那是在她幼年时由命运相赠的第一道阴霾,也是在成年后令她退无可退的元凶。

若是非要将这层幕布具象化,虞歌可能更倾向于“没有妈妈”这种说法。

她一直在羡慕这世上的其他人,因为别人都有自己的妈妈。

她曾听过妈妈在早起送孩子进入校门时“多喝热水别惹事”的俗套叮嘱;也曾看到过在男人家暴时母亲极力保护孩子的新闻。

她曾见过同学家的妈妈一边抱怨一边仔仔细细地替孩子收拾房间;也曾在医院中听到过别人的母亲守在住院病房外、偷偷摸摸的抽泣声。

那是她这辈子都未能体会到的一份关怀。

幼年时,虞歌看着其他人的妈妈在校门口,给刚放学的孩子买小吃,她躲在树后面,吞着口水想,我要是也有妈妈就好了。

小学时,她因为被欺负在学校和女同学动手打架,欺负她的同学却被闻讯赶来的母亲搂在怀里嘘寒问暖关心伤情,她像个傻子一样坐在旁边,堵着鼻血想,我要是也有妈妈就好了。

上中学以后,同寝室的小姑娘在宿舍里埋怨妈妈从外地寄来了许多用不上的日用品,虞歌笑着在旁边应和,心里却在默默地想,我要是也有妈妈就好了。

若是她真的有母亲,她不会奢望着母亲能二十四小时围着她打转,也不要求母亲能在她受尽委屈时替她出头,她只希望妈妈能给她一个家,并在她经受过风雨摧残后,能摸摸她的头,轻轻地抱一抱她,或替她抹两把眼泪。

如果连这些动作都得不到,那么只给她一件母亲贴身穿过的衣物,让她能埋头闻一闻妈妈的味道也是好的。

她真的是个很容易知足的人,但在她风雨如磐的人生中,却从未出现过这样一份与生俱来的依靠与寄托。

虞歌太羡慕旁人了,以至于在她青春期后,这份羡慕已经渐渐发酵成了一种尖酸的嫉恨。

直到她在阁楼里,遇到了常年被生母拳脚相加的楚思端。

她没敢和任何人提起过,在得知楚思端的遭遇时,她的内心虽有同情,但更多的,竟是难以言说的欣然与慰藉。

原来有妈妈的人也可能会这样不幸,和我一样不幸。

原来有妈妈的人…也会成为我的同类啊。

怀着某种近乎于恶毒的念头,少女虞歌面带笑容,接近了年少时内向而寡言的楚思端。

……

咚、咚。

躲在门内的楚思端轻轻敲了两下门板。

这是她们从年少时就培养出的默契,每当楚思端因情绪低落不想或不愿出面说话时,她就会敲几下门板,示意虞歌继续讲下去。

虞歌因这微妙的小动作而露出了怀念而温柔的神色,她无意识地用指腹在门板上摩挲了几下。

“你过去盯着我是因为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感情,怕我跑了。”她道,“但其实我也一样。”

门内悄无声息,但她还是絮絮地说了下去。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既没亲人也没朋友,和这世上的所有人都没有联系,简直和条流浪狗似的,在一起之后吧…我又把爱情、亲情与友情全放在你一个人身上,所以哪怕不高兴也不敢说,更不敢离开。”

老旧的门锁发出刺耳的声响,门把轻轻转动,从内里被人推开了一道窄窄的门缝。

上午的阳光透过色彩绚烂的琉璃玻璃,在地板上映出斑斓而昏暗的色块,而在门内外的光影交界处,一双雪白细瘦的手顺着那道门缝,小心翼翼地探了进来。

仿佛一切都没有变,虞歌还是会从缝隙中伸出手来,试图将她牵出去。

还是个孩子的楚思端曾不止一次地幻想过,这世上能有人爱她,当她躲在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