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看出君上的心情不错,笑着应道:“是。”

如果刘邦今年不出错,考评第一,他便把刘邦调到咸阳来。

那萧何也是能吏,也该调到咸阳来。至于要赡养父母,他出钱给萧何和刘邦在咸阳购买宅院,让萧何和刘邦把父母也接到咸阳,不就忠孝能两全了?

这点小事,对他轻而易举。

刘邦的贤能不一定比得上咸阳众卿大夫,但他和其子每次出现在君上眼前,君上心情就正好变好,这就值得蒙毅礼贤下士了。

秦始皇仍旧什么都没想,只是稍稍对一个人感兴趣,然后睡一觉就忘。

他每日要烦恼的事太多了。

蒙毅再次帮秦始皇记住了刘邦这个人,期待下次君上听到刘邦消息的时候,再次展颜。

文书递往咸阳时,刘邦已经在老家丰邑推广石磨。

不止王陵,一向和刘邦不对付的雍齿也站在刘邦这边,主动出钱给村落安装石磨。

刘盈还提出了风车和水车的构想,王陵和雍齿都派了家中的工匠琢磨。

沛县的风不大,河流倒是有好几条,水车的构想很好实现。

刘邦说,等水车琢磨出来,就把功绩给王陵和雍齿,让兄弟也升个官。

王陵和雍齿此次意见很统一。

他们希望刘邦继续高升,升到县令,甚至比县令更高的官职,才能带着他们这帮兄弟往上爬。

石磨在丰邑乡间推广后,刘盈带着兄长们下乡送食谱,教他们面粉的食用方法。

现在已经有用粟粉做的面食,刘盈不过是把粟粉改成面粉而已。

王陵和雍齿出钱,购买了许多麦粒磨成麦粉,帮刘盈做成面饼。刘盈分发了一通面饼后,村人们就接受了小麦的新吃法。

一些田地不多的农人,迅速将下半年该种豆子的地,换了一半种成麦子。

“麦子虽然收得多,但麦饭实在是难以下咽。”一位农人把今早母鸡刚收的蛋,塞进刘盈背着的小箩筐里。

刘盈送他们饼吃,这些农人只要手头有点东西,都会塞给刘盈,说是“买”。

就算家里再穷,今年风调雨顺,正好丰收,一把庭院里的野菜还是有的。

平时农人没有如此淳朴,能有便宜占,他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只是刘邦和兄弟们在沛县为刘盈扬名,说碓床和石磨都是刘盈想的事实也是如此。刘盈又挨家挨户教他们如何吃面粉。

农人奸猾的时候很奸猾,感恩的时候也很真诚。

刘盈给他们带来了利益,他们不会舍不得一句感谢和一把粮食、几个鸡蛋。

当蒙毅特别给刘邦增加的赏赐下达后,县官将“神童刘盈”的名字也报了上去。

秦始皇喜欢祥瑞,神童也是祥瑞的一部分。

伟大的皇帝曾经任命虚岁十二岁的甘罗为相,那么现在虚岁八岁(虚两岁也叫虚岁)的刘盈,自然也可以是思考出碓床和想要推广石磨的神童。

蒙毅已经吩咐下属,只要有沛县的文书就优先送到他那里。

当看到刘邦的政绩也和刘盈有关时,蒙毅有一种“一点都不意外”的感觉。

李斯正在和蒙毅议事,对地方上打造神童的事习以为常,嗤之以鼻。

蒙毅摇头:“别的神童可能是假的,这位神童是真的。我见过。”

李斯忙追问。

事关君上的行踪,蒙毅只摇头做神秘笑,没有多说。

李斯见蒙毅这模样,便知道皇帝大概又和蒙毅私自出游了,心里难免嫉妒。

虽然他为丞相,皇帝在大事很重视他。但比起恩宠,他远远不如蒙毅蒙恬两兄弟。

蒙毅没觉察到李斯的嫉妒。

在他看来,自己和蒙恬是三代秦人,祖孙三代都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但在朝中位次还不如客卿出身的李斯,该是他和蒙恬嫉妒李斯,哪可能李斯还来嫉妒他二人?

不过蒙毅一点都不嫉妒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