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手艺,找村长家领一些劈好的竹篾回来,编一个竹篮,就给三毛钱手工费。
那竹篮她们也看过,手艺粗糙得很,只要学会了,一天编十来个应该不是问题。
一个三毛钱,十个可就是三块钱!
打零工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活儿呀。
她们甚至都不用出门,只需要把竹篾领回家,在自己家就能做,还能顺带着在家里看看孩子、做做饭啥的。
陈三娘自从落下残疾之后,啥时候在村里这么受欢迎了?
刚开始还有点不知所措,现在,每天听着院子里叽叽喳喳都是嫂子姑娘们说话的声音,陈三娘这脸上的笑容,是一天比一天多。
赵永福看在眼里,眼神柔软的,简直像是这五月天的春江水。
真好!
他媳妇儿,笑起来可真好看呐!
第195章 机关都发了,凭啥他们不发
端午节前的大半个月,整个南桥村都在忙着砍毛竹、劈竹篾、编竹篮。
等到终于忙完了端午节前的最后一笔订单,从赵东亮手里结算了最后一笔计件工资,今年的端午节,村里家家户户都非常奢侈地买了一大块肥猪肉。
那猪肉上的肥膘,足有三指厚!
拿稻草拴着拎回来的时候,家里的小孩子高兴得好像过年一样。
还有一些年龄大一点的小鬼头,偷偷学了编筐的手艺,晚上写完作业,就跟家里人一起编竹篮,编好了,偷偷拿给“赵厂长”。
赵东亮也是从小孩子的时候过来的,知道这些孩子也想弄点零花钱,每次都认真检查完竹篮,然后给他们结算计件工资。
结果,端午前这大半个月,村里好多小孩子都跟着小小发了一笔财。
大人赚了钱,给家里人买几斤猪肉,一条大鱼,还有孩子们馋了很久的“胡姥姥大肉粽”。
小孩子们赚了钱,那能买的东西可就太多啦。
什么果丹皮,泡泡糖,酸梅粉,唐僧肉,无花果,华华丹……每人买一样,大家分着吃,剩下的钱都攒起来,留着以后再买零食,就不用绞尽脑汁的找家长要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