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全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只是我自己没有那样去做。
第12节:初谈ESL(2)
但是,随着果果上了小学,我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我们的孩子虽然在英语上还是一个婴儿,但是,他并不完全是婴儿,他有着多年的非英语母语基础。一个red为什么要搞得那么玄乎其玄的?你就直接告诉他那就是红色,怎么就不行了呢?当然这时你再出示一张红色蜡笔的图片效果肯定会更佳。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就被国内那些追求表面繁华的英语老师给整得这么复杂。
当然,当初这只是我个人的隐虑,没有找到什么"技术支持"。到了美国,慢慢的,从果果的老师和我的老师们那里我才了解到了,原来对于非母语英语,"全英语语言"的方式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是不适合的,尤其在没有语言支持的非英语母语国家,母语的适当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老师特别强调,在他们多年的经验中,6岁以下的孩子能够比6岁以上的孩子更快地"说"出英语,但是,如果没有了环境的支持,他们忘的也跟学的一样快。而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一开始会有一个沉默期,甚至会完全拒绝学习新的语言,这更多地表现为8岁以上初步具备了非英语母语读听写能力的孩子身上。这个时候盲目地对他们进行"全英语语言"教育,会导致他们对英语的反感抗拒,更严重的会干扰亲子关系。
所以,果果在美国就读的这个学校,她的老师一直为班上没有一个中国人,而学校里没有一个懂中文的老师而犯愁,他承诺说他一定会想些办法,后来通过果果我知道了,老师在课间时间为她找到了其它班级的能说中文的伙伴。当果果的老师听到我带来了中英对照的书籍的时候,激动得一塌糊涂,特别强调一定要让果果看这些中英对照的书籍,而且要做到真正的中英对照看。当我问他,英语书和中英对照书,哪一个更重要的时候,他告诉我对于果果那同样重要。
老师特别强调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积累"环境,还给我出示了他的教学卡片。我在那卡片上竟然见到了果果在国内小学所用的改革试验英语教材上所没有的--中文!当然,还有别的文字。我当是真的是惊了一下,当我们在国内大肆地强调全英语教学的时候,我在这里听到的却是一定要有必要的母语帮助。我的老师还特别的强调,8岁以上的孩子接受英语的速度虽然比小的孩子们要慢,但是,因为他们有了其他的学习经验,他们过了沉默期以后,英语的水平要比小的孩子们更加牢固和扎实。
针对这些,我开始改变了方法,在果果的作业上大量出现了我的中文注解,因为,老师说这样做可以帮助果果更加地有自信。那些作业她并不是不会做,而是暂时的还有语言的障碍,如果我不帮助她,而是全盘放手,果果慢慢的会认为自己真的不如别人。等果果到了不用我的帮助的时候,她说她会通知我的。而且,针对这个我还跟果果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游戏,比如中英交叉数数字。也就是:one、二、three、四......这样的游戏果果很爱玩,我觉得这不仅能够练习英文数字,还能训练左右脑的协调,我自己如果不注意就经常会说乱了。而且,平时的时候,我会有意地要求果果的帮助,比如我会说:"下个星期二是中秋节,Mr. Baran说我可以去你们班里,哎呀,星期二到底是Thursday还是Tuesday啊?我怎么永远都搞不清楚啊?"果果会马上说道:"当然是Tuesday了!唉!"竟还会夸张地摇头,真的是很好笑。
第13节:他是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