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我当时谁。他啊,有名的交际花嘛,你也学着点,光投简历像什么样儿人可早就物色好金主了,听说他有事没事就去影视城片场闲逛,就这心机,想不火都难啊。”

“还是纪疏星稳打稳扎的风格招人喜欢,虽然话少了点,但是酷啊!”

“喂喂喂,你们不要在这里散播谣言其实洛云帆人很好的,上次运动会,他还过来帮我们啦啦队加油打气来着。

“是啊是啊,高年级学姐也说过,他是那种会主动帮学会拉赞助的热心肠呢。何况人家一进来就是全额奖学金,全奖哎!还长那么好看一张脸,以后随便签家公司都一定会爆红的好不啦。”

“……顶多是个花瓶罢了,有水花也不会红很久的。当然啦,他那么有心机,那么能说会道,找个靠谱的金主包养着,日子也不会很难过的。”

……

尖酸的、刻薄的、铺天盖地的带着恶意的指指点点和口诛笔伐,自打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伴随着投注在他身上的汹涌关注和尖叫声一道,也同样围绕着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对于这些,洛云帆十多岁的时候就早已免疫,并习以为常。或许是单亲家庭的关系,他懂事早,心思敏感,从很小开始就渐渐对周遭的人情世故有所洞察。

同龄人还在玩游戏看漫画伸手找父母要零花钱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学着在各种场合打工赚钱,也因此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见过人百态,因而性格异常早熟,不仅头脑冷静聪明,情商也高得惊人。

与之截然相反的则是他迟迟没有抽条的个头十五岁高考,又连跨两级提前毕业,在周围都是20出头的大学中,只有他看起来单薄又瘦小,再加上营养不良和遗传造成的发育晚,那会儿的洛云帆才刚过一米七,说起话来甚至还有些清脆的少年音,十分影响他站在台上读台词的效果。

所以总会被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百般嘲笑。他也不做争辩,只是每天更加勤奋用功,起得最早,走得最晚,总是一个人抱着书,在清晨天还没亮的操场上一遍遍地背话剧,磨唱腔,在深夜的剧院里对着空空如也的一排排座椅,反复练习自己写的歌。

因为他以后要名正言顺地站在聚光灯下,出现在大银幕里,会航行到更宽广的海洋,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熟悉,所审视。

无论多么努力,都是不够的。

Z大的宿舍楼当年就有个传闻中的下注,表演系成绩并列第一的两位:颜值担当的洛云帆和天才戏骨的纪疏星,他们未来出道后究竟会不会红,能红几年,谁才能笑到最后。

赔率接近1:5000。

几乎是全校学和教职工甚至食堂打饭阿姨们加起来的总人数人人都说,洛云帆肯定会红,但也一定红不长久。

Z大的学或多或少都有等级分明的优越感,人人自诩明日之星,所以最拔尖最耀眼的那一个,永远都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有多少女喜欢他,就有多少小群体在暗中嫉妒他,眼红他,甚至无数次抱团地排挤他,想方设法地孤立他。

洛云帆性格明明很好相处,却总是独来独往,每天下了课也不参加社团活动,身边几乎没有朋友,被欺负了,便也就只能默默受着。

其中以支持纪疏星当选校委会学代表的团体为首,在洛云帆以决胜性姿态赢得最终选票,却又主动放弃之后“装什么装,真虚伪”诸如此类的诋毁声势便涨到了最高潮。

而同样也是这一年,Z大最为万众瞩目的毕业舞台剧,由于名单流出之后同时印着这两位据说水火不容的校园风云人物的大名而备受期待,剧院的所有座位在开放日当天就一售而空,甚至连外校都有人慕名而来,不惜花高价一睹演艺圈未来巨星的真容。

校园里所有学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三天后的舞台剧,可主演本人却对那些押注和对比的小道消息一无所知,此时此刻洛云帆恨不得出双翅膀来,直接飞到医院去,把好消息分享给妈妈听。

他推开病房的门,却看到原本母亲睡的病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