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你个大头鬼,郑皇后气不打一处来,这也太奸猾了些,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把自己爹给迷惑住了,还没问询自己就同意了亲事。

如此一来,自己这个皇后,也就被迫成为杨霖一系的了,朝中他的对头可是蔡京、梁师成呐。

杨霖环视一眼,抱拳道:“殿下,马上都是一家人,如何不知道心疼我这个妹夫。臣在御前,都是被赐座的,如今站的有些腰疼。”

郑皇后气的咬着嘴唇,道:“来人,给少宰赐座,送上饮品。”

几名娇俏宫娥送上锦墩,再奉上饮子,就默不作声的退下去了。

郑皇后见他的模样,再也绷不住脸,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好啊你,本宫都被你牵着鼻子走了,你说吧,用了什么手段,把我爹给唬住了?”

杨霖嘿嘿一笑,这皇后确实如传言般,干脆爽快不是墨迹的人。

“殿下说的哪里话,臣在坊间,颇有贤名,可以说是冠盖满汴梁。郑太师慧眼识珠,招我为婿,实乃有大智慧之人。”

郑皇后彻底败了,娇叱道:“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杨霖看了看左右,郑皇后绉着鼻子道:“尽管说,都是本宫的人。”

杨霖挑了个大拇哥,道:“厉害,不愧是皇后娘娘。”

“少拍马屁了,我就想知道,你是怎么说服的我爹。”

郑皇后已经被这个惫懒臣子搞得没了脾气,撇着嘴说道。

既然你要求好好说,我可就不藏着掖着了,杨霖摊手道:“用钱砸。”

郑皇后沉默不言,女子和太监都是阴人,在钱财上面看得忒重,更何况郑皇后是没有皇子的。

将来赵佶去后,自家是不能指望新官家的。

只有自己顾着自己,在钱财上面就看得加倍的重了。

或许眼前这个妹夫,倒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毕竟他还这么年轻,梁师成、蔡京垂垂老矣,年轻一辈如王黼蔡攸之流,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状元及第,又是陛下的近臣,宰辅之位根本跑不掉。

郑皇后是个爽利人,算定了其中的得失,便笑道:“少宰年纪轻轻,屡立大功,正是大宋将来中流砥柱。本宫虽居于深宫,也时常听闻你的事迹。我辈女流,见识浅薄,不当士大大一笑。杨少宰娶妻之后,须得好好善待小妹,不然本宫也饶不得你。”

杨霖来之前就料定是这个结果,你郑家太缺少我这种女婿了,起身振衣一拜道:“皇后娘娘且请宽心,臣必不负郑太师和娘娘所望。”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杨氏新学初显露

清晨的阳光透过月白色的纱窗,洒落在床头。

昭德坊的卧房内,三个垂着双鬟的侍女各自拿着一枝紫竹箫,坐在榻脚轻轻吹奏。

一袭白绫袄的李凝儿坐在一旁,曼声唱道:“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声音又软又腻,令人心荡神动。

杨霖伸了个懒腰,侧卧在床头,按着膝盖轻轻打着节拍。

他的胸襟半开,下面盖着一张绒毯,仗着烧着地龙练习了些道家养生的手法,也不怕冷。

李凝儿一双妙目好像会说话,盈盈似水,脉脉含情。

突然门被推开,李芸娘款款进来,笑道:“大郎,外面来了殷慕鸿先生,说是有要事要见大郎。”

杨霖已经清醒不少,一掀毯子道:“叫人来伺候我洗漱吧。”

一刻钟之后,收拾完的杨霖来到客堂,一边喝着粥一边问道:“难得今日陛下不早朝,什么事一大早赶来?”

殷慕鸿心中暗道,陛下隔三差五就不早朝,有什么难得的,嘴上却笑道:“少宰,今日太学院数十位学生,联名恳请少宰到太学讲课。”

杨霖差点把粥喷出来,咳嗦一声道:“啥?让我讲学?”

“没错,这些都是少宰的倾